2024年度最赚钱医药企业名单出炉
踏入5月,A股上市公司2024年业绩基本披露完毕,年度最赚钱医药企业名单也随之出炉。2024年,A股医药行业在政策调整、需求波动及全球化竞争的多重挑战下,呈现出显著的分化格局。创新药、原料药及国际化布局企业成为增长主力,而传统仿制药、流通及部分医疗服务板块则持续承压。
廖木兴/图
化药净利暴涨近55%领跑,
生物制品营收缩水超两成垫底
据巨潮资讯,A股医药行业480家上市公司2024年合计实现营收2.42万亿元,同比下降1.0%,是近年来首次下降;实现归母净利润140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近12%,是近五年首次负增长。
若按行业划分,化学制药行业、生物制品行业、医疗服务行业、医疗器械行业、医疗商业、中药行业各有表现:化药行业呈增长态势,生物制品、医疗服务、中药行业下滑明显,医疗器械、医疗商业营收微增但净利润下滑。
化学制药(153家)成最大亮点,全年营收同比增长4.13%至5300亿元,归母净利润达339亿元,同比增幅高达54.88%,增速位居全行业首位;生物制品(53家)遭遇剧烈调整,营收同比下滑超20%至1300亿元,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骤降36.77%,成为业绩滑坡最严重领域;医疗服务(50家)营收同比下降近4%至1800亿元,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重挫33.88%,降幅仅次于生物制品;中药板块(70家)营收跌破3500亿元大关(-5%),归母净利润279亿元同比缩水20.99%,政策转型阵痛持续显现;医疗器械(125家)展现韧性,营收2300亿元逆势微增1.62%,但归母净利润340亿元同比下降14.33%;医药商业(29家)以近万亿元营收( 0.9%)维持规模优势,但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减少11.48%,流通环节利润空间持续压缩。
逆势增长,
6家头部企业净利润均超40亿元
截至4月30日已发布2024年年报的A股医药企业中,全年净利润突破10亿元的企业达46家,同比新增9家,合计贡献净利润逾1200亿元,占行业总利润的80.3%,头部效应进一步凸显。
迈瑞医疗、恒瑞医药、云南白药、上药等6家龙头企业稳居金字塔尖,净利润均超40亿元。
其中,迈瑞医疗以116.68亿元净利润蝉联榜首,海外收入占比升至48.6%,自公司上市以来,迈瑞医疗营收和净利润已保持连续7年的双增长;恒瑞医药创新药收入首破200亿元(占营收53%),净利润63.37亿元,同比激增47.28%;上海医药商业板块整合华东地区45家医院供应链,净利润45.53亿元,同比增长20.82%。
达仁堂、浙江医药、百利天恒等6家企业成为净利润增速王者,增长均超过100%。百利天恒更是凭借EGFR/HER3双抗ADC海外授权首付款确认,净利润从亏损7.8亿元扭转为盈利37.08亿元,净利润增长575.02%。
30亿元俱乐部新生力量崛起。华润三九、华东医药等净利润创新高,突破30亿元。其中,华润三九净利润首破30亿元,达33.68亿元,感冒灵颗粒市占率提升至68%,通过并购昆药集团完成中药全产业链布局;华东医药(35.12亿元)医美板块收入增长79%,少女针销售收入突破15亿元。
国药现代、西藏药业等首次晋升10亿元净利润梯次。国药现代(10.84亿元)通过头孢类集采中标12个品种,产能利用率从65%提升至92%;西藏药业(10.51亿元)新活素销量增长41%,在急性心衰生物药市场占有率升至83%。
多家生物制品企业毛利率超90%
截至2025年4月30日,A股药企年报数据显示,83家企业销售毛利率突破70%,头部企业技术壁垒与定价权优势持续显现,但细分领域逻辑分化显著。
中药板块毛利率TOP20中有3家毛利率超80%,传统剂型与创新产品盈利剪刀差拉大:奇正藏药毛利率TOP1。其毛利率虽然达到82.11%,但同比下滑了2.08%;而核心产品贴膏剂贡献70.8%营收,毛利率达87.21%,软膏剂营业收入3.11亿元,毛利率82.72%。东阿阿胶排在第十五位,2024年销售毛利率72.42%,同比提升2.18%;其阿胶块终端提价15%带动毛利回升,但健脑补肾口服液等衍生品因驴皮成本占比达55%,毛利率仅41.3%。
化学制药TOP20中5家毛利率超90%,技术护城河构筑极端分化格局。迪哲医药2024年度毛利率96.23%,位居化药毛利率TOP1。其JAK1抑制剂海外授权收入占比91%,首付款计入致利润激增。排化药第十四位的贝达药业毛利率达92.71%,虽然恩沙替尼海外权益售出获10亿美元首付,但国内销售峰值仅18亿元,商业化能力存疑。
生物制品TOP20中11家毛利率超90%,但繁荣表象下暗藏行业重构技术迭代,触发价格血战。神州细胞因为PD-1单抗通过DTP药房渠道维持高定价,因此毛利率高达95.28%,但患者自费比例过高后续业绩难以持续。智飞生物虽然毛利率接近90%,但HPV疫苗代理毛利跌破40%,自研微卡疫苗深陷价格战。
行业观察人士认为,高毛利企业通常能将20�0%的营收投入研发,相比之下,毛利率低于50%的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普遍不足10%。生物药毛利率普遍超过85%,源于细胞培养、纯化工艺等技术门槛;创新中药则因国家级保密配方形成定价权,较普通中成药(平均毛利率35%)溢价显著。同时,资本市场会对毛利率超过80%的生物科技公司给予更高估值。不过同时也要注意,高毛利的繁荣表象下的脆弱性。举例来说,技术迭代就可能导致生存危机。譬如,CAR-T疗法虽毛利率超95%,但实体瘤治疗技术突破可能导致现有产品价值归零。且高毛利的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存疑,现实很可能是“高毛利低销量”。真正具备竞争力的企业,能用高毛利反哺创新、用创新再创高毛利。
记者观察
创新药商业化兑现加速
据A股上市公司已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创新药出海授权爆发、产品放量等,让创新药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13.5%,净利润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可见,从“管线储备”到“真金白银”,创新药商业化兑现加速。2024年度,根据A股医药企业已发布的2024年年报,13个创新药单品销售额突破10亿元,较上年增加7个,头部效应持续放大。恒瑞医药PD-1单抗(卡瑞利珠单抗)以51.3亿元销售额稳居榜首,其食管癌、肝癌适应症市占率分别达39%、28%;百济神州泽布替尼全球收入飙升至15.8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贡献比升至72%,成为首个在美主流市场站稳脚跟的国产创新药;迪哲医药首款产品舒沃替尼上市首年即斩获8.7亿元,创下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靶向药最快放量纪录;康方生物的双抗药物获批上市仅用9个月销售额便突破10亿元。
CDE年度审评报告显示,2024年CDE优先审评品种中创新药占68%,反映出中国创新药研发能力的显著提升和政策支持的有效性。CDE《2024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2024年新增78个突破性疗法品种,其中52个为创新药(占比66.7%),涉及肿瘤、罕见病等领域;全年附条件批准的32个药物中,26个为创新药(占比81.3%),平均审评周期缩短至210天(对比常规审评380天)。
但是,创新药商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得不关注同质化竞争压力。同一靶点国内在研药物≥10个可致蓝海变红海。CDE《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现状年度报告》显示,如今肿瘤免疫治疗药物PD-1单抗仍有23个在研,同质化明显。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五年,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创新”淘汰赛,唯有在源头创新、全球开发、支付生态构建上建立系统优势的企业,才能持续享受政策红利。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