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工产业将加速改变全球地缘政治格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太阳照常升起 (ID:The_sun_also_rise),作者:慕峰,题图来自:AI 生成

作者算不上军迷,仅在此前写作《芯片战争及其应对(下)——美国半导体政策的不同视角》时,通读过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过往四十余年已解密的报告(DSB Reports),海内外通读过这些资料的人可能不多。

阅读这些资料时,作者最大的感受是,美国国防系统自 1970 年代开始,就非常清晰地了解信息科技(无论软件还是硬件)对现代军备和现代军事的影响。作者曾经介绍过,全球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 ENIAC,就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为美国军方设计建造的,主要用于弹道计算;在 1960 年代的时候,TI 与仙童半导体的主要客户就是美国军方,集成电路最初主要用于 " 民兵 " 系列陆基弹道导弹(《芯片战争及其应对(上)》)。美国的空天军事优势,长期与半导体行业紧密捆绑。

因此,在 1980 年代美国半导体产业被日本超越后,IBM、Intel、NSC 等硅谷半导体巨头,不惜集体游说美国军方,与日本展开半导体贸易战。既是迫于美国驻军的压力,也是因为市场抉择的失误,日本半导体产业逐渐衰落,美国半导体产业复兴,顺利进入到 PC 阶段。

除半导体硬件外,高带宽 / 高速网络、大容量储存、超算、数据压缩、用于密码的量子物理技术、传感系统、纳米技术、高能量密度燃料、生化技术、超视距目标识别系统、电子干扰系统乃至空天卫星系统等,都是发展现代武器装备所必需的。可以想见,这也是为什么,全球只有极少数上述技术走在前列的国家,能够真正实现军备的现代化。

正如 DSB 在其著名的 1986 年报告中首次承认,美国国防系统对商用半导体市场存在高度依赖,这是因为,到 1980 年代后期,美国半导体市场的 90% 由商用市场构成,军工市场仅占 10%;而在 1960 年代的时候,美国半导体市场的 70% 是军工市场。美国国防系统对 " 军民市场 " 的关系认知,就形成于 1986 年的这份 DSB Report。

这说明,如果一个国家的民用科技研发和生产能力越发达,且这个国家在国防领域具有自主性,那它的军工实力就很难不发达。

但在二战后,全球军工市场的特点是,武器装备主要用于威慑和防御,真正用于实战的机会并不多。美国多次直接参与战争,或支持代理人战争,使美制装备有足够的展示机会,军工复合体盆满钵满,代价当然也是血淋淋的。

尽管中国的军工装备在数据上越来越出彩,在军事专业领域也逐渐产生足够的影响力,但由于自身在对外军事方面的克制传统,基本没有机会出现实战使用的情况,这就使得影响力一直难以出圈。

此次印巴空战,巴基斯坦以歼 10C 为主力战机,击落印度采购的法国阵风战机,是中国军工装备第一次真正出圈。也让普通人了解到,原来现代空战已经不是传统的视距范围内的战机对战,《壮志凌云》的时代已成过往。

巴基斯坦在空战上取得的胜利,是中国超视距综合作战系统的胜利。预警机 + 战机 + 空空导弹系统,将超视距作战距离提升到 500 公里范围。预警机为中枢的综合空战系统,才是现代空战的基础。这就使得单纯依靠购置多一些欧美俄较先进的战机,已经完全无法适应真实的空战。从公开信息来看,印度并非没有采购预警机,只是印度采购的是俄制预警机,与法国阵风战机并不兼容。

全球能够自研制造预警机的国家并不多,欧美预警机主要是通过民用飞机进行改装,配备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例如,美国的 E-7A 预警机是基于波音 737 平台,西班牙的 C295 预警机是基于空客平台,瑞典的萨博 " 全球眼 " 预警机是基于庞巴迪 Global 6000 平台。而俄国的 A50 系统预警机,则是基于伊尔 -76 平台。相比较而言,俄国预警机系统在关键部件(如雷达组件)上高度依赖进口,现役预警机数量仅不到 6 架,雷达技术也落后其他国家。

所以,能够真正制造超视距综合空战系统的国家是屈指可数的,在中美欧三个主要玩家中,中国的价格优势极其明显。从公开查询数据来看,中国出口的预警机价格仅为欧洲出口预警机价格的 40% — 70%,出口战机价格仅为欧洲战机的 1/3,综合价格优势十分明显,当然比美国综合价格就低得更多。俄国由于预警机落后,在未来整个战机市场竞争中将逐渐处于劣势。

印巴空战是多年来 " 并不算最先进 " 的空战系统的罕见较量。它将彻底改写未来空天军备格局,并由此带来一系列影响,包括但不限于:

1. 单纯的战机进口需求将被超视距综合作战系统进口需求取代。

2. 战机进口的价格竞争,最终取决于综合作战系统的价格竞争而非单独的战机价格竞争。

3. 预警机 + 战机 + 导弹系统的兼容性、产能和价格,将决定超视距综合作战系统的真实需求。

4. 中国的超视距综合作战系统目前处于 " 高质低价 " 时期,这将直接冲击欧美俄的战机出口市场,正如在半导体产业竞争中看到的,来自中端产品的强力竞争,将对高端产品的研发现金流造成冲击。从军备研发制造视角,这实际会对军工出口国的国防预算(背后是财政系统)造成直接影响。

5. 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并没有自研制造战机的实力,遑论综合作战系统。曾经,所有国家需要在欧美制和俄制之间选边,军备的选边大概率就是外交的选边。如果不想选边,就像印度那样,这个国家买一点,那个国家买一点,自以为很厉害,形成了 " 全球化的军备系统 ",实际则是冷暖自知。未来,基于兼容性前提的综合作战系统才是面对战争现实首要考虑的,那是否选边中国,也就成了一个必须深思熟虑的问题。

最后想讲的是,作者曾经两次前往巴基斯坦,去过作为首都的伊斯兰堡和附近的拉瓦尔品第,也到过玄奘大师曾经西游求学过的塔克西拉。

伊斯兰堡上学的儿童

坐在石阶上的大叔用中文讲 " 中巴友谊万岁 "

费萨尔清真寺中的儿童

塔克西拉的佛教遗迹

无论印度还是巴基斯坦,绝大多数城市,至今都还没有自来水系统,电力中断也是十分常见的。即便是今天身在中国农村的民众,也很难想象那种生活状态。很多国家和地区需要发展的是经济,需要去不断增强民众的福祉,而不是任由极端主义和投机政客拱火,最终葬送和平。

中国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这也是二战后,人类世界首次在欧美和俄国之外,有了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