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是多有安全感

如果你去一家饭店吃饭,点了菜单上一瓶看着很像的茅台酒。酒上来了,闻着挺好,喝着喝着你发现味儿不太对,然后说这酒不是茅台吧。
店家看瞒不住了,说," 确实只是复刻了茅台的香气,但是内容不是茅台 "。你说 " 那不行啊,我要退酒 "。
店家说,酒是不可能退的,这么着,我给你炒 2000 粒我自己种的花生米,送你个菜还不行吗?
一
在小米 SU7 Ultra 碳纤维前舱盖事件中,小米罕见地浅浅认了个怂。
毕竟,事实太过分明——三个月前,小米汽车的官方微信里,白底黑字地这样介绍挖孔机盖," 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完全复刻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采用了相同的空气动力学设计,2 个贯穿风道,实现前部空气高效导流 "。
虽然雷军删掉了关于挖孔机盖轮毂散热的微博,也终归他是发过的。

最重要的是,这个宣传的成果是以交易的形式确定下来的。如果一位 SU7 Ultra 车主选择拥有这样炫目的两个孔,那么他跟小米达成的合同条款,就要实实在在多花 4 万 2 千元。
然而,两个贯通风道的车还没到,另一种真相却贯通到了——有博主在测试中发现,用鼓风机对着舱盖吹风,纸巾毫无反应;有车主质疑," 挖孔设计 " 在内部结构方面没有区别,或仅为 " 装饰性 " 结构,疑似 " 虚假宣传 "。
于是,多花了 4 万 2 的车主中,有人想沿着这个并不贯通的风道,把车贯通回去,退给小米。
于是,小米也表态了。
5 月 7 日,小米回应称 " 我们对此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深表歉意 ",并公布了相应补偿措施—— " 对于未交付的订单,我们将提供限时改配服务,可以改回铝制前舱盖;对于已提车和在本次限时改配结束前选配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截至 5 月 10 日 23:59:59 前)的锁单用户,我们将赠送 2 万积分以表诚意 "。
退是不可能退的,但我可以给你 20000 积分。
在这里,咱们不聊小米涉嫌虚假宣传,应该退一赔三啥的。
我就是想聊一下,这个 20000 积分的补偿方案,是怎么产生的。
既然车主们是看着 " 采用了相同的空气动力学设计,2 个贯穿风道,实现前部空气高效导流 ",这样的宣传,决定多花 4 万 2 的,那么这个交易的重要基础,就是" 采用了相同的空气动力学设计,2 个贯穿风道,实现前部空气高效导流 "。
现在,这个交易的基础动摇了,那么这个事该怎么解决,是不是应该双方坐下来协商一下?
况且,小米是有跟车主沟通的传统的。
雷军是乐于办车主见面会、并听大家意见的。
此前有媒体报道,有人在群里发,去小米亦庄超级工厂店试驾 Ultra,停车场到展厅有 300 米,可电瓶车没安排好。雷军也在群里现身说," 非常抱歉,马上改进安排。"
可是,当机盖上出现两个重大理解歧义的孔,明明有沟通渠道、沟通经验的小米官方,怎么忽然就自顾自掏出了赔偿 20000 积分的解决方案?
这方案是怎么来的?是什么样的空气动力学原理,能算出来 10000 积分就足以堵上一个孔?
二
没有一家公司回应争议,是为了把事儿闹大。
给出那个 20000 积分的解决方案时,小米应该是没想过,这事儿会闹到几百车主成立维权群,在微博话题榜上,热度一直升温。
那个 20000 积分的解决方案,恰恰说明,至少小米内部认为这个方案足以把这事儿平了。
虽然透过那挖了两个孔的机盖,你未必能看到空气动力学。但透过这20000积分,你一定能看见小米满满的安全感。
这安全感,并不是小米自己给自己加的戏,而是外部世界不断向小米加强的。
在经历了 2025 年 3 月的事件后,小米在 4 月交付了超过 28000 台汽车。这是来自钱的安全感。
我刷到一个数码博主说,他去参加过 Ultra 的媒体试驾,当时的产品经理和 PR 大略表态说," 穿孔机盖就是样子货 "。这位博主的态度是,虽然雷总之前发微博说穿孔机盖支持轮毂散热,但是雷总删了这微博,这基本就是道歉了。

无声无息删掉了包含错误信息的微博,在旁人眼里就是道歉了,这是啥样的舆论宽容度?
你在微博上刷一刷 SU7 Ultra 穿孔机盖车主要求退订的话题,就会看到大量评论区发言,质疑要退车的是友商的黑子,要在小米 YU7 上市之前,打小米一耙。

为小米考虑,我可真希望这些都是黑子。
可就怕这不都是黑子,可是就怕那些觉得 20000 积分解决方案毫无问题的小米核心人物,也安全感满满地信了,闹的都是黑子。
他们的决策,不再是建立在绝对的真实世界上,而是建立在安全感滤镜上。甚至他们自己,都下意识成为这安全感滤镜的重要维护者。
有情感博主说,安全感是一生的礼物。
可被渣男渣女收割的最惨的,一定是好人家养大的安全感满满的孩子。
因为安全感会让人感受不到真实世界某些风险的存在。只有安全感满格的人,才会走到最危险的地方。
这个世界,有一些通往天坑的路,只有安全感才能铺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花儿街参考,作者:林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