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VLA的实现是进化的过程,对齐人类价值观

5 月 7 日,理想汽车推出 " 理想 AI Talk 第二季——理想 VLA 司机大模型,从动物进化到人类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 CEO 李想重点分享了对于人工智能的最新思考,VLA 司机大模型的作用、训练方法和挑战,以及对于创业和个人成长的见解。
李想将 AI 工具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信息工具、辅助工具和生产工具。目前,大多数人将 AI 作为信息工具使用,但信息工具常伴随大量无效信息、无效结果和无效结论,仅具参考价值。成为辅助工具后,AI 可以提升效率,例如现在的辅助驾驶,但仍需人类参与。未来,AI 发展为生产工具后,将能独立完成专业任务,显著提升效率与质量。
李想表示:" 判断 Agent(智能体)是否真正智能,关键在于它是否成为生产工具。只有当人工智能变成生产工具,才是其真正爆发的时刻。就像人类会雇佣司机,人工智能技术最终也会承担类似职责,成为真正的生产工具。"
VLA 的实现不是突变的过程,是进化的过程
目前的 L2、L2+ 组合驾驶辅助仍属于辅助工具阶段,而 VLA(Vision-Language-Action Model,视觉语言行动模型)能够让 AI 真正成为司机,成为交通领域的专业生产工具。对理想汽车而言, 未来的 VLA 就是一个像人类司机一样工作的司机大模型 "。
VLA 的实现不是一个突变的过程,是进化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对应理想汽车辅助驾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第一阶段,理想汽车自 2021 年起自研依赖规则算法和高精地图的辅助驾驶,类似 " 昆虫动物智能 "。第二阶段,理想汽车自 2023 年起研究,并于 2024 年正式推送的端到端 +VLM(Vision Language Model,视觉语言模型)辅助驾驶,接近 " 哺乳动物智能 "。
端到端模型在处理复杂问题时存在局限,虽可借助 VLM 视觉语言模型辅助,但 VLM 使用开源模型,使其在交通领域的能力有限。同时端到端模型也难以与人类沟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升用户的智能体验,理想汽车自 2024 年起开展 VLA 研究,并在多项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夯实了理论基础。
在端到端的基础上,到第三阶段,VLA 将开启 " 人类智能 " 的阶段。它能通过 3D 和 2D 视觉的组合,完整地看到物理世界,而不像 VLM 仅能解析 2D 图像。同时,VLA 拥有完整的脑系统,具备语言、CoT(Chain of Thought,思维链)推理能力,既能看,也能理解并真正执行行动,符合人类的运作方式。
VLA 训练过程模拟人类学习,对齐人类价值观
VLA 的训练分为预训练、后训练和强化训练三个环节,类似于人类学习驾驶技能的过程。预训练相当于人类学习物理世界和交通领域的常识,通过大量高清 2D 和 3D Vision(视觉)数据、交通相关的 Language(语言)语料,以及与物理世界相关的 VL(Vision-Language,视觉和语言)联合数据,训练出云端的 VL 基座模型,并通过蒸馏转化为在车端高效运行的端侧模型。
后训练相当于人类去驾校学习开车的过程。随着 Action(动作)数据的加入——即对周围环境和自车驾驶行为的编码,VL 基座变为 VLA 司机大模型。得益于短链条的 CoT,以及 Diffusion 扩散模型对于他车轨迹和环境的预测,VLA 具备实时性的特点,实现了在复杂交通环境中的博弈能力。
强化训练类似于人类在社会中实际开车练习,目标是让 VLA 司机大模型更加安全、舒适,对齐人类价值观,甚至超越人类驾驶水平。强化训练包含两部分:一是通过 RLHF(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完成安全对齐,使模型遵守交通规则,贴合中国用户的驾驶习惯;二是将纯强化学习模型放入世界模型中训练,提升舒适性,避免碰撞事故,遵守交通规则。经过预训练、后训练和强化训练后,VLA 司机大模型即可部署至车端运行。
VLA 司机大模型以 " 司机 Agent(智能体)" 的产品形态呈现,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与司机 Agent 沟通,跟人类司机怎么说,就跟司机 Agent 怎么说。简单通用的短指令由端侧的 VLA 直接处理,复杂指令则先由云端的 VL 基座模型解析,再交由 VLA 处理。

超级对齐确保 AI 决策安全,世界模型破解 AI 黑盒难题
除了提升专业能力,VLA 司机大模型还需解决安全性和模型黑盒的问题。
模型能力越强,越需要职业性约束,以确保能力下限。为了保障 VLA 司机大模型能够实现职业司机般的安全和舒适,避免学习加塞等违规行为,理想汽车在强化训练环节投入大量资源,并于 2024 年底组建超过 100 人的超级对齐团队,相当于为司机 Agent 注入职业素养。
为解决模型的黑盒问题,理想汽车结合重建和生成两种路径,打造了真实、符合物理世界规律的世界模型,覆盖所有交通参与者和要素。基于世界模型的仿真能力,VLA 可以在世界模型中低成本、准确地验证现实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有效应对模型黑盒带来的挑战。
判断司机 Agent 是否是个好司机,有三个关键标准: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构建信任的能力。VLA 司机大模型提升了专业能力,超级对齐增强了职业能力,VLA 通过理解自然语言、具备记忆能力提升了构建信任的能力。

人工智能时代,扎实的基本功比走捷径重要
理想汽车实现技术快速跃迁的背后,是从研究、研发到能力表达,再到将能力变成业务价值的基本功积累。研究是关键,研究突破后,研发的效率会大幅提升,且注重价值转化,最终实现业务落地。
理想汽车坚持自研,通过技术赋能用户价值。例如,在辅助驾驶方面,由于英伟达 Orin-X 芯片无法直接运行语言模型,端到端 +VLM 的辅助驾驶方案对部分企业来说仍具挑战。理想汽车依托自有编译团队,自研底层推理引擎,使芯片可通过 INT4(4 比特整型)量化的方式运行 VLM。同时,凭借芯片、控制器设计和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等综合能力,理想汽车实现了让双 Orin-X 芯片和 Thor-U 芯片运行同等规模的 VLA 司机大模型。李想表示,大型企业的基本功和能力永远无法被逾越。
得益于 DeepSeek 的开源,理想汽车在 VLA 司机大模型的语言能力研发上提速显著,节省了近 9 个月的时间和数亿元成本。尽管如此,理想汽车仍选择加大投入,在基座模型上投入超预期 3 倍的训练卡,专注打造适配多场景的自研模型。李想表示:" 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受益开源的同时,理想汽车也选择开源自研的汽车操作系统——理想星环 OS,回馈社会。
成长带来能量,在痛苦中保持正能量
今年 7 月,理想汽车将迎来成立十周年。李想表示,创业路上苦多于甜,他选择保留那些有价值的美好片段,用来激励自己保持正能量。" 创业确实不容易,但是没必要苦哈哈的。苦和甜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取决于看哪一面。" 他将企业遭遇的打击视为必须面对的挑战,也正是这些挑战,赋予了理想汽车更多的能力。也正因这份积极乐观的创业心态,理想汽车才能快速成长为千亿营收规模、百万交付量的新势力企业。
谈及如何成为更有能量的人,李想认为,关键在于关注自我,接受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并用成长替代改变——成长意味着增强能力。除此之外,李想强调亲密关系同样重要,关注他人的成长也能带来能量,家人和同事能够和他形成互补,相互支撑。" 我需要家人和同事甚至超过了他们需要我,首先是我需要他们,然后才是他们需要我,我们在一起能够形成非常强的脑力和心力。" 李想表示。
回顾几次创业经历,李想表示,从高中创办个人网站至今,自己的思维方式没有什么变化: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别人不愿解决的难题,解决用户的痛点,不断向他人学习。不同的是,如今面临的问题更复杂、服务的用户群体更多、公司规模和组织也更庞大。" 几次创业一路走来,最难时有人相助,遇坑也能迅速爬出,一帮人齐心协力变得更好,这是种幸运,也没什么可后悔的。"
面对 AI 的发展,李想认为,在 AI 面前所有的人性都应被保留,无论好坏,因为一切人性都是文化、生命、性格、能力的特质,也是人类真正的生命力所在。
从使用增程电动和 5C 超充技术解决电池成本高、充电难、充电慢的问题,到自研汽车操作系统攻克传统汽车操作系统性能差、开发缓慢、芯片匹配周期长等挑战,理想汽车始终以技术创新解决行业无法解决的问题。自研 VLA 时,理想汽车更是踏入了人工智能的无人区。当前,辅助驾驶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上,理想汽车将不断挑战成长的极限,持续为行业和用户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