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关键任职不变、特朗普“助选”,澳大利亚总理开启新任期

当地时间5月13日上午,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在首都堪培拉宣誓就职,开启新一届总理任期。

在本月初的澳大利亚联邦选举中,执政党工党打败反对党联盟党拿下众议院超半数席位,阿尔巴尼斯获得连任。澳大利亚近年来频繁更换总理,阿尔巴尼斯也是2004年以来首位成功连任的总理。

联盟党原本有机会击败工党。但与加拿大的选举一样,澳大利亚选民对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满成为“神助攻”。联盟党的政策和领袖彼得·达顿因为被指太像特朗普而丧失选票,一直对标特朗普的达顿甚至在选举中丢掉了自己的议会席位。

周二,阿尔巴尼斯宣誓就职后公布了新内阁名单,保留了上一届政府的关键成员。5名主要部长——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国库部长吉姆·查默斯、财政部长凯蒂·加拉格尔、外交部长黄英贤和贸易部长唐·法瑞尔留任。这也意味着阿尔巴尼斯准备在新任期中延续此前的风格。

阿尔巴尼斯在工党胜选的讲话中表示,澳大利亚选择了以澳大利亚的方式面对全球挑战,“我们不需要从别处乞求或借鉴,我们不需要向其他国家寻求灵感。我们从澳大利亚的价值观和民众身上就能找到。”他指出,应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将是新政府上任后的首要任务。

虽然美国对澳大利亚保持了贸易顺差,但在对全球的所谓“对等关税”中,特朗普依然宣布对澳大利亚商品征收10%的关税。阿尔巴尼斯当时指责美国政府的关税“毫无逻辑”,违反了两国的伙伴关系基础。

在本次选举中,生活成本上涨、高房价和能源政策是选民关注的重点。反对党联盟党把澳大利亚的生活成本上涨归咎于工党,但却没有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而是效仿美国“政府效率部”提出大规模裁减联邦雇员。在能源政策上,联盟党还提出用核能取代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而澳大利亚目前并没有核电站。

工党则承诺为所有纳税人减税、加大医保报销比例、为育儿提供新津贴并降低可再生能源使用成本。在第一任期,阿尔巴尼斯寻求加强与美国的盟友关系,但同时也认识到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

阿尔巴尼斯2022年首次当选总理之前,澳大利亚与中国的关系跌至低谷。阿尔巴尼斯上台后,两国关系逐步改善,他还于2023年访问中国,成为2016年以来澳大利亚总理首次访华。到去年,中澳之间的双边贸易禁令全部取消。

澳大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认为,在新任期中,阿尔巴尼斯将延续前3年的务实性交往和战略均衡外交政策。研究所指出,工党早在1973年就提出该理念。

联盟党倾向于使用“‌麦克风外交‌”,也就是与其他国家存在分歧时,通过公开喊话对另一方的政策提出质疑和指责。工党的务实性交往则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避免对外交关系产生更大范围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