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元管饱的“穷鬼火锅”,逼退海底捞

穷鬼餐厅越来越难做了。

近两年,穷鬼系列餐厅是当之无愧的顶流,不管什么菜系蹭上低价的边就能成为排队王。

但热闹背后,越来越多穷鬼餐厅现原形了。

有的增收不增利,南城香 2024 年的利润下降了 35%,只能从小地方抠钱:纸巾改为集中悬挂,自助火锅的蔬菜不再免费。

有些爆改穷鬼后先穷死了自己,全网都在吹的 2 元面包,开始出现倒闭潮。有的品牌 90% 的加盟店都不赚钱。

由此可见,穷鬼生意虽好但想做好并不容易。

但有家火锅店靠着人均 50 元吃撑的穷鬼火锅,不仅开了 400 多家直营店,还火了整整 25 年。

最逆天的是,这家店在吃顿火锅人均百元、且年年涨价的情况下,它的素菜 2 块一盘、荤菜 10 块一份,锅底比奶茶都便宜,且还接连降价。

它就是江西的季季红,被当地网友称为 " 火锅界的蜜雪冰城 "。

越来越多 " 穷鬼餐厅 " 原形毕露,季季红凭什么爆火 25 年?

江西最牛穷鬼火锅,连海底捞都躲着走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餐饮爆款:淄博的烤串、天水麻辣烫、长沙的臭豆腐。

江西最为人熟知的是南昌拌粉,但季季红却靠火锅成了江西的地头蛇。

社交平台上的网友已经把季季红捧成了江西之光,无论是在南昌还是景德镇的旅游攻略中,都能在必吃榜里看到季季红。

游客把季季红当作打卡美食,本地人吃了 24 年,也快把季季红吃成自家食堂。

对于不少江西本地人来说,季季红可能贯穿他们的一生,有人从相亲吃到结婚,最后一家三口去吃。

有江西网友夸张地表示:感觉季季红已经把江西人的胃都洗了一遍。

最牛的是季季红所到之处,压根没有其它火锅店的生存空间。

就连开遍全国的海底捞,都要避其锋芒,这点从数量上就能看出:江西周围的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海底捞数量最少也有 40 多家,多的开了上百家,但江西的海底捞只有 24 家。

季季红称霸江西,是火锅有多好吃?还是服务有多好?

答案都不是,季季红搞定江西的秘诀就一个:极致低价。

如今火锅市场上,穷鬼系列火锅并不少见,但大多是呷哺呷哺式的小火锅或是自助小火锅。

但季季红却是实打实的大火锅,份量、锅底、小料都向大火锅看齐。

季季红店里的物价,仿佛梦回十几年前。

在吃顿火锅人均一百的大环境下,季季红的锅底只要 16 元,相当于一杯奶茶钱,小料是不要钱的。其它的配菜更是低到个位数,素菜 2 块起,10 块出头就能吃一盘肉。

众所周知,酒水饮料是餐饮店盈利的大头,但季季红却有 1 块的矿泉水、2 块 5 可乐和 8 元一扎的鲜榨西瓜汁。

在季季红就算胃口再大的人,50 块也能吃到饱,就算吃不饱也有免费的冰粉和冰激凌接着。

季季红能把价格做得这么狠,并不是跟风穷鬼系列,而是从开业起就这么便宜。

2001 年的南昌人均工资仅 300 元,吃一顿火锅要三四十元。创始人周弘瞅准想做个老百姓吃得起的火锅。她大胆盘下 600 平米的店面,开出当年南昌最大却最便宜的火锅店。

当时的季季红堪称 " 穷鬼餐厅鼻祖 ",24 年前已经喊出 "5 元管饱,10 元管好 " 的定价,最贵牛肉 5 元 / 份,最便宜菜品 5 毛,算下来比街边的麻辣烫还便宜。

靠着极致低价,季季红开业第一年就吸引了 10 万人,成为南昌街头的现象级消费地标,最火的时候连员工宿舍都改成摊位。

穷鬼餐厅的 " 破产魔咒 ",全被她解决了

过去一年,穷鬼系列大热,各种各样的业态和形式层出不穷,但随着时间流逝,不少穷鬼餐厅原形毕露,他们或关门倒闭,或咬牙死撑,有的还被扒出各种坑人套路。

只有一些家底厚的连锁品牌,也是一边靠穷鬼系列引流一边从其他方面抠利润。

这些穷鬼餐厅撑不下去,归根结底都是低价低不起。反观季季红 25 年不涨价,还靠着 2 元的土豆年营收 20 亿。

最关键的是,季季红开了 400 多家店全是直营模式,并没有靠加盟赚钱。

不靠资本和加盟发家,季季红到底是怎么闷声发大财的?

1. 织网式开店,开得越多越省

季季红能把火锅开成江西特产,除了低价还有个杀招:在江西人面前疯狂刷脸。

截止到目前,季季红已经开了 466 家店,这个数量和海底捞、呷哺呷哺等连锁品牌相比差很多,季季红厉害在这些店 97% 都开在江西,连乡镇都有店。

在江西街角看到季季红的概率,比奶茶店还大。

在同一商圈甚至能看到 4-5 家店 " 背靠背 " 营业,就连同一商场同一楼层都能找到 2 家店,门店密度堪称 " 火锅界便利店 "。

如果一家排队的人太多,那你转身走几百米就能再找到一家,上一个这么密集开店的还是长沙的霸王茶姬。

按照正常经营模式,店面离得太近必然会抢生意,但季季红算的是另一本账。

在织网式开店的背后,季季红实现了 " 越密集,越省钱 " 的良性循环。3 公里配送圈内物流成本递减 5%,损耗率仅 5%。

如今,在火锅连锁领域,自建食材基地和供应链都是基操,季季红比他们多省了一步,把供应链控制在 3 公里范围内,主打一个能省则省。

2. 萨莉亚的忠实学徒,挤毛巾式省钱

季季红能 25 年不涨价,有个绝杀理念:与其追求利润,不如消灭低效。

这个理念的首创者是萨莉亚,就是通过在能耗、人效、品控上做 " 毫米级优化 ",用高效来省钱。

为此,季季红的团队每年都要去日本萨莉亚,学习怎么在细节挤出钱来。

季季红和萨莉亚一样,把后厨空间压缩到极致。80 公分操作间距,让员工一个转身就能完成取料、备餐等全流程;酱油醋等调料瓶必须透明,方便员工及时添加;智能备餐架必须根据菜品高度严格定制。

除此之外,季季红还融合了自助餐和萨莉亚的长板,连服务员都省了,直接让顾客吃自助火锅,从买单、选餐到取餐几乎全程自助。

为了省下服务、算账的时间,季季红连调料、甜品、餐位费都免了。

这套操作下来,季季红能从人工和房租上省下 35%。用户自助不光省钱连翻台率高达 7 次 / 天,远超行业平均的 3 次。

靠着这套省钱大法,季季红不仅将 " 穷鬼火锅 " 贯彻到底,去年还两次降价。

火爆 25 年不翻车,背后还有一把利刃

最近几年,餐饮行业并不好干,2024 上半年,全国 105.6 万家餐饮企业倒闭,是 2022 年的两倍。

餐饮市场举步维艰一方面是市场已经饱和,另一方面是消费者太容易 " 喜新厌旧 "。

这两座山逼得很多老品牌,为了利润狠心自宫。比如呷哺呷哺,这些年一边转型中产,一边悄悄涨价,结果不但得罪了用户还连年亏损。

25 年只在江西开店,按理说就算再便宜,当地人也有吃腻的那一天。

然而事实是季季红不仅店店爆满,复购率还超 80%。去年,其在一年开店 80 家的情况下,还保持单店平均营业额同比增长 3% 的增速。

以 " 穷鬼火锅 " 爆火的季季红,看似赢在了低价,实则是读懂了年轻人。

" 得年轻人者得天下 " 的定律,在餐饮行业依然适用,2025 年餐饮行业的生死局就是抢人大战。

现在越来越多老品牌先失宠于年轻人,继而被时代抛弃。

为了持续吸引年轻人,季季红把自己逼成了" 网红店永动机 "。

从 2020 年底,季季红开始折腾自己的门店,新的门店一改过去红色白字的装修,把各种颜色往店里塞。

于是过去几年,江西各地时不时就冒出一家网红店,红黄蓝绿都有,色彩怎么大胆怎么来。虽然他们颜色不同、主题各异,却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季季红。

可以说季季红凭一己之力,扛起了江西的网红店 KPI。

季季红新开的网红店,很多都戳在年轻人的审美点上,什么火做什么。既有走在时尚前沿的 "Tiffany 季季蓝 ",也有绿植环绕的 " 山野风 ",更有赛博朋克感的 " 宇宙迪斯科店 ",每次新店开张都成了年轻人的 " 打卡圣地 "。

数据显示,季季红主题店顾客自发拍照分享率高达 72%,远超普通门店的 35%。

季季红虽然全程自助,没有海底捞式服务,但年轻人吃火锅在意的 " 口碑锚点 ",季季红却相当重视。

季季红创始人周弘曾坦言,她在店里最喜欢的两件事:一是给顾客加汤;二是给顾客送小礼物。

这两个件事都能最大限度界接触用户,并了解他们的需求。

季季红店里每个员工进店都要知道 " 牛蛙称重 " 的故事。起因是周弘在给顾客加汤时,听到有人开玩笑 " 这牛蛙卖相显瘦 "。

周弘现场称重发现,单只牛蛙仅 108 克,不足标准的一半。于是她亲自蹲守在后厨,监督从宰杀流程到冷链运输全过程,最终确立 "250 克活蛙标准 "。

如今季季红的牛蛙,是店里的爆款菜,因为主打现宰,每只牛蛙端上桌时还在动。自此,这个被顾客戏称为 " 会跳舞的牛蛙 " 成为爆款产品,单品复购率提升 56%。

随着年轻人的需求多元化,他们希望选的餐厅不仅价格要足够低,品质还不能落下。

现在很多 " 穷鬼餐厅 " 之所以短命,就是没把好品质关。

季季红能火 25 年不翻车,很大原因是它能持续搞定年轻人,不管是本地年轻人,还是外地来旅游的年轻人。

网红打卡地 + 质价比两个 buff 叠加,才能成为让用户超预期的穷鬼餐厅。

品牌路走的宽窄,从不取决于地域,而是品牌格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金错刀 "(ID:ijincuodao),作者:云摇,36 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