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月卖出132万辆,上汽今年能打破质疑吗?

25/05/13

导语

上汽集团接下来的悬念在于,如何在智能化下半场巩固优势,以及如何让合资板块重焕生机。

作者丨李思佳

责编丨杜余鑫

编辑丨严旭霞

五一假期结束,各大车企纷纷公布 4 月的成绩单。经过一季度的洗礼,很多车企都逐渐走出年后的销量阴霾,加之上海车展提供不错的增量,让车企们在 4 月大多收获喜人的成绩。

作为自主龙头,上汽集团同样在最美的人间四月天里迎来收获。

根据官方发布的销量数据来看,2025 年 4 月,上汽整车销量为 37.65 万辆,同比增长了 4.59%。前 4 个月累计销量为 132.14 万辆,同比增长 10.65%。整体销量增速放缓,但稳中有进。

作为对比,2024 年 4 月上汽集团整车销量 36 万辆,同比下滑 3.7%。前 4 个月的整体情况来看,上汽集团累销 119.4 万辆,同比下滑 5.6%。

因此,相比去年同期表现,上汽集团算是交出了一份尚可的成绩单。在合资品牌承压和海外市场出现阶段性波动的时候,新能源车和自主品牌强势增长。同时,上汽集团的这一表现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期的典型特征,也凸显了上汽集团在新四化战略推进中的突破与挑战。

具体看旗下各大子公司的表现,有增有减,表现各不相同。

其中,上汽大众 4 月销量为 8.25 万辆,同比下滑 10.31%;前 4 个月累计销量 31.07 万辆,同比下滑 8.64%。

具体车型表现上,4 月途观家族终端销量近 1.4 万辆,帕萨特家族终端销售近 1.8 万辆,朗逸家族终端销量 2.2 万辆。在 2025 年上海车展上,大众品牌首款全尺寸增程式 SUV 概念车 ID. ERA 迎来亮相。

另一家合资公司上汽通用 4 月销量为 4.21 万辆,同比下滑 15.29%;前 4 个月 15.10 万辆,同比下滑 6.27%。

虽然整体销量下滑,但上汽通用的部分车型依然取得不错的销量。其中,别克品牌 4 月的销量为 3.27 万辆,别克 GL8 家族的销量破万,昂科威系列(由别克昂科威 Plus 和别克昂科威 S 组成)的销量同比增长了 138%,君越和君威的销量也实现了增长。

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两大合资主力持续承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体现出电动化产品迭代速度不及预期的问题仍未缓解和美系品牌在智能化赛道上的竞争力亟待加强的境遇。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汽通用五菱以 15.10 万辆的销量实现 22.76% 的同比增长。尤其是微型电动车和全球化车型矩阵的成功验证了 " 人民需要什么就造什么 " 的精准定位策略。‌

具体车型表现上,宏光 MINI EV 家族 4 月销量为 2.90 万辆,同比增长 132.9%;五菱缤果家族销量为 1.40 万辆,同比增长 83.2% ‌。此外,上汽通用五菱 4 月产量为 16.54 万辆,同比增长 34.49%,显示出强劲的生产能力。‌

同时,4 月五菱新能源销量占总销量的 55.1%,反映出品牌电动化转型成效显著。其中,宏光 MINIEV  家族、缤果 等车型持续领跑细分市场,例如缤果家族截至 2025 年 4 月累计销量已超 50 万辆,成为 A0 级市场的重要力量。

另外,上汽乘用车 4 月销量为 6.79 万辆,同比增长 7.28%;前 4 月销量为 23.17 万辆,同比增长 2.60%。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板块的爆发式增长成为上汽集团 4 月的最大亮点。新能源汽车 4 月销量为 12.81 万辆,同比增长 71.74%;环比增长 18%。前 4 个月累计销量为 40.11 万辆,同比增长 40.86%,包括 - 智己和五菱新能源等持续放量。

另外,4 月上汽集团的新能源销量占比突破 34%,较 2024 年同期提升 13 个百分点,电动化转型步入快车道。随着 800V 高压平台、城市 NOA 等新技术的规模化落地,上汽在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的话语权有望进一步提升。

而在出口及海外基地表现上,本月上汽集团的销量为 8.67 万辆,同比下滑 5.86%,这是近年来罕见的负增长。有分析认为,主要受东南亚市场政策调整、欧洲反补贴调查等短期因素影响。但结合前 4 月数据看,MG、MAXUS 等品牌在澳新、中东市场仍保持 20% 以上的增速,墨西哥基地投产在即,海外战略的韧性依然充足。

基于对市场表现的分析,未来上汽集团的结构性调整还会不断深化。面对市场分化,上汽集团需要通过多方面的优化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例如加速合资品牌电动化反攻,通过上汽大众大众和上汽通用的新能源车型破局;例如巩固自主品牌优势,包括五菱需突破微型车天花板,智己汽车和即将到来的尚界要抢占智能化高地,提供更多销量增量;例如突破海外贸易壁垒,加快本土化生产布局,优化全球供应链。

今年,作为 " 十四五 " 的收官之年,上汽集团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当新能源渗透率突破三成,当自主品牌贡献六成销量,这家中国汽车龙头正在悄然完成发展动能的切换。接下来的悬念是:如何在智能化下半场巩固优势,以及如何让合资板块重焕生机。

李思佳

反香菜联盟头目、公社一楼雅座长期霸占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