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私募积极“打新”,幻方量化、衍复投资近3个月获配超亿元

界面新闻记者 | 龙力

私募是“打新”市场上重要的参与者之一。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14日,最近3个月共有2649只私募产品获配首发新股,首发累计获配投入资金达12.08亿元。

从获配金额来看,百亿量化私募收获最为丰厚。据界面新闻根据相关产品名称粗略统计,大约有20家百亿私募旗下产品最近3个月以来首发累计获配投入资金超过1000万元,其中多数为量化私募,幻方量化、衍复投资、九坤投资、灵均投资、明汯投资等量化巨头旗下产品期间首发累计获配投入资金甚至都在5000万元以上。

幻方量化和衍复投资近3个月内的首发累计获配投入金额均超过了1亿元。

幻方量化旗下大约有190只产品近3个月获配首发新股,首发累计获配投入资金总额达1.37亿元,其中164只产品参与首发配售次数超过了20次;衍复投资旗下大约有240只产品近3个月获配首发新股,首发累计获配投入资金总额达1.3亿元,其中151只产品参与首发配售次数超过了20次。

九坤投资、灵均投资、明汯投资旗下大约也分别有145只、178只和101只产品近3个月获配首发新股,首发累计获配投入资金总额达9500余万元、7900余万元和5800余万元。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近3个月以来百亿量化私募中,世纪前沿资产旗下产品首发累计获配投入资金总额超4400万元,佳期私募、诚奇资产旗下产品首发累计获配投入资金总额均超3000万元,金锝私募、盛泉恒元、天演私募旗下产品首发累计获配投入资金总额均超2000万元;致诚卓远私募、卓识私募、通怡投资、茂源量化旗下产品首发累计获配投入资金总额也都超过1000万元。

主观百亿私募方面,近3个月以来,迎水投资旗下产品首发累计获配投入资金超3000万元,林园投资(包括汉中林园投资)旗下产品首发累计获配投入资金2800余万元,宁泉资产旗下产品首发累计获配投入资金超1000万元。

另有主观+量化百亿私募玄元资产、阿巴马资产旗下产品近3月以来首发累计获配投入资金也均超过了1000万元。

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认为,私募愿意积极参与“打新”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收益稳定,“打新” 中签后,在上市首日卖出可获得较为稳定的收益,风险相对较低,能为基金净值提供一定支撑,对私募产品业绩表现有积极作用。二是市场环境改善,打新收益增加,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善,新股发行数量较多,可容纳较大规模资金参与,适合私募扩大规模获取更多收益。

李春瑜同时指出,量化私募在 “打新” 过程中具备两方面的优势:一是纪律性与效率优势,可以严格执行数量化投资策略,避免人为情绪干扰,高效处理 “打新” 流程,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把握投资机会。二是规模与资源优势,头部量化私募资金规模大,可投入更多资金参与 “打新”,也能与券商等机构合作紧密,获取更多优质资源与服务。

前海钜阵资本首席投资官龙舫也表示,“打新”作为量化私募增强收益的策略之一,量化基金可以凭借高频交易,高效捕捉新股上市的日内波动交易机会,同时,量化交易系统可预设风险控制阈值,实时监测新股波动,避免情绪化决策,降低亏损概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私募也会因“打新”违规受到相关部门处罚,今年以来中证协官网已经披露了两份面向私募机构的自律措施决定书。

其中,温州启元资产因在上交所2024年6月开展的注册制新股网下询价和配售业务网下投资者自律检查中,存在未履行报价评估和决策程序、定价依据不充分、新股询价业务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不完善等情形,被中证协采取列入网下投资者限制名单六个月以及警示的自律措施。

盈峰资本因在2024年12月开展的新股网下询价和配售业务网下投资者自律检查中,存在未审慎报价、定价依据不充分、新股网下询价业务操作流程不完备、新股网下询价业务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新股网下询价业务风险控制执行不到位、合规审查执行不到位、重要操作履行复核机制不到位、通讯工具管控执行不到位等情形,被中证协采取列入网下投资者限制名单六个月并要求参加合规教育的自律措施。

谈及私募在 “打新” 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龙舫表示,私募在“打新”过程中,需严格遵守询价、申购、缴款全流程合规要求,并重点注意以下问题:一是遵守报价行为规范,不能串通报价或人为干扰价格形成,报价偏离度显著的行为将被认定为违规;二是履行申购与缴款义务,中签后需足额缴款,弃购或未足额缴款将被处罚;三是注意规范管理“打新”账户,禁止使用多个账户报价、同一产品多账户重复参与报价等行为,违规账户将被列入限制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