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团”护航上市 宁德时代“王炸”登场!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老盈盈
新能源龙头企业宁德时代的赴港上市计划,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2025 年 5 月 12 日,宁德时代宣布正式启动国际配售簿记,预计于 5 月 20 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并开始上市交易。
这宗 2025 年以来港股最大 IPO(首次公开发行),在香港市场开启了一场资本盛宴。
在香港机构人士眼中,今年以来,香港市场上演了一轮又一轮的上市热潮,宁德时代是其中最高的一波 " 热浪 "。
此前,宁德时代和保荐人召开了几轮路演,与香港各路机构投资者会面,向投资者展示其盈利能力的韧性、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持续的创新技术和全球化的布局。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他们一直想知道的是," 宁王 " 此次发行价的折价到底有多少。根据宁德时代披露的全球发售信息,发行价格区间上限为每股 263 港元,折价率很可能不到 10%。有机构投资者认为,此次折价可能偏低,这在赴港上市的 A 股上市公司中并不多见。究其原因,与投资机构对宁德时代的充分认可和其较强的市场话语权有关系。
根据宁德时代披露的全球发售信息,23 家主权财富基金和顶级市场投资机构组成的豪华基石投资者 " 天团 " 护航 " 宁王 " 上市,无论在基石投资者的数量上还是认购金额上均创下香港市场 IPO 新高。
作为基石投资者之一,中邮理财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宁德时代作为新能源产业的全球龙头企业,在动力电池和储能产品中具有极强竞争壁垒,同时在财务上具有盈利增速和盈利质量双高的特征,中邮理财可通过此次投资分享新能源产业链长期发展红利。
即便折价有限,在招股阶段,宁德时代香港公开认购的融资申购倍数依然超过 100 倍,申购金额接近 3000 亿港元。此次宁德时代募资总额约为 40 亿美元至 50 亿美元,预计将成为今年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 IPO 项目。
定价折价低
根据 5 月 12 日宁德时代披露的全球发售信息,此次招股最高发售价定为每股 H 股 263 港元,折合人民币约 244 元 / 股。
5 月 12 日,宁德时代 A 股收盘价为 257 元 / 股,H 股定价较 A 股折价约 5%。5 月 15 日,宁德时代 A 股股价连续两天上涨后出现微跌,收于 260.18 元,H 股定价较 A 股折价约 6%。
金奥证券首席投资官赵红梅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H 股较 A 股的折价一般会在 10% 至 15%,宁德时代此次 H 股折价是比较低的。宁德时代以接近 A 股价格的高位定价,体现出海外投资者对于宁德时代的价值认可。
2024 年美的集团在香港上市,也是近年来香港资本市场较大的上市筹资个案。当时美的集团在香港上市的发行价为每股 54.8 港元,较其 A 股折价约 20%。与宁德时代同期登陆港股的 A 股医药 " 巨头 " 恒瑞医药,其 IPO 发行价区间定为 41.45 港元 / 股至 44.05 港元 / 股(折合人民币约 37.4 元至 39.8 元 / 股),较其 A 股当前约 53 元 / 股的股价折价约 20%。
一位多次参与港股打新的个人投资者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宁德时代此次发行的折价可能创下 A/H 股折价的新低,一手入场券达 26,565 港元,价格比较贵了。按照目前的折价,扣掉中签金额 1% 左右的费用,可能连 5% 的价差收益都赚不到,而且还要承受一定的风险。如果招股结束到上市前两个交易日(5 月 16 日和 5 月 19 日)其 A 股股价都在下跌,那么宁德时代港股上市首日的股价大概率也会下跌,有可能把不到 5% 的价差收益也跌没了,甚至亏损。虽然有破发方面的担忧,但这位个人投资者还是参与买了一手,他身边的朋友也大致买了一两手。
艾德金融研究部联席董事陈刚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最高发行价定价一方面体现出宁德时代以及市场对于公司自身价值的信心,另一方面也会适度减少两地套利的空间,保持两地股价的良好发展。
上述中邮理财相关负责人认为,263 港元的发行价一方面体现了宁德时代对自身价值的精准定位与市场较强话语权;另一方面该价格对应 2025 年 Wind 一致预期的市盈率约为 16.5 倍,相比宁德时代的发展前景与竞争优势,具有合理性。此外,从宁德时代披露的基石投资者名单以及市场认购倍数来看,市场同样认可度较高。
认购热情高
资料显示,此次宁德时代全球发售 1.178 亿股 H 股,其中国际发售(向香港及境外机构及专业投资者)初步按发售价发售 1.09 亿股 H 股,约占发售股份总数的 92.5%;基石投资者将认购 7745.54 万股 H 股,占发售股份总数的 65.75%;香港公开发售(可供香港公众认购)为 884.21 万股 H 股。
基于发售价每股 H 股 263 港元(最高发售价)计算,此次基石投资者认购的总金额约为 26.27 亿美元(约 203.71 亿港元)。
参与本次基石认购的投资者阵容豪华,包括:中石化(香港)、科威特投资局、高瓴资本旗下的投资机构 HHLR、中邮理财、瑞银新加坡资管、Oaktree(橡树资本)、RBCGlobalAssetMan-agement(加拿大皇家银行全球资产管理)、太平洋资产管理和太保(香港)、泰康人寿、香港景林等 23 家能源巨头、主权财富基金和顶级市场化机构。
其中,中石化(香港)、科威特投资局分别认购 5 亿美元,HHLR 认购 2 亿美元,上海高毅及 CICCFinancialTradingLimited(高毅通过与中金公司签订场外掉期方式)认购 1.2 亿美元,中邮理财、香港景林、中国太保投资者、洛阳科创集团、泰康人寿分别认购 5000 万美元等。
对于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此次投资的原因,上述中邮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中邮理财积极响应监管对理财参与资本市场的要求,并且聚焦资产、产品、策略、研究、系统五项能力,打造了弹性收益含权产品系列,其中单只混合产品最大规模超 350 亿元。此外,公司长期关注港股市场投资机会,成功参与了美的集团、中国铁塔、中烟香港等多笔港股 IPO 投资,投资胜率较高。
中邮理财表示,坚定看好我国新能源产业链长期发展,宁德时代作为新能源产业的全球龙头企业,在动力电池和储能产品中具有极强竞争壁垒,同时在财务上具有盈利增速和盈利质量双高的特征,中邮理财可通过此次投资分享新能源产业链长期发展红利。
宁德时代招股已经于 5 月 15 日中午截止。至于散户认购部分,富途牛牛数据显示,多家券商合计共为此次 IPO 借出融资额约为 2822.98 亿港元,以公开发售部分集资 23.25 亿港元计,融资申购倍数为 121.39 倍。
赵红梅表示,对于国际配售的投资机构,宁德时代 H 股发行还是比较抢手的。据了解,发行人和投行此次倾向于寻找主权财富基金和长线资金这样的机构投资者。按照招股价计算,公司上市估值处于行业较低位置,对海外投资者来讲性价比较高。
对比近年来香港新股市场募资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无论是基石投资者的数量、认购金额,还是散户认购情况,宁德时代此次发行的表现都可圈可点。2024 年,美的集团在香港上市募资 310 亿港元,共计引入了 18 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约 12.56 亿美元(约 97.90 亿港元),但散户热情不足。数据显示,美的集团公开招股融资认购倍数为 3.25 倍,且认购进展缓慢,到第三天才实现足额认购;2021 年,快手香港 IPO 募资 413 亿港元,引入 10 名基石投资者共计认购金额 24.5 亿美元,散户部分超额认购 1204 倍。
一位香港一级市场投资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无论是外资还是中资,很多投资机构都希望能在宁德时代国际配售中分得一杯羹,但公开配售超额 100 倍触发的回拨机制或国际配售超额认购太多,可能会促使发行人重新分配份额。
根据发行人目前的安排,香港公开发售的申请水平、国际发售的踊跃程度,以及香港发售股份的分配基准,将于 5 月 19 日公布。
看好发展前景
赵红梅亦表示,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方面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看好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2025 年 2 月 24 日,韩国电池和能源研究公司 SNEResearch 发布了 2024 年全球储能市场和动力电池出货量数据榜单。SNEResearch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 303GWh(吉瓦时),同比增长近 64%。宁德时代以 110GWh、超过第二名近 3 倍的出货量,连续 4 年问鼎全球储能冠军。在动力电池方面,SNE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 1157GWh,其中宁德时代以 491GWh 的出货量,以高达 42.4% 的市占率登顶全球第一,比第二名高出近 26%。
陈刚表示,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持续的创新技术和全球化的布局,将会提升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当然,面对目前全球贸易的不确定和市场的竞争挑战,宁德时代也仍然需要持续优化其技术和产业链的管理,保持高位的竞争优势。
从业绩来看,2022 年至 2024 年,宁德时代分别实现收入 3286 亿元、4009 亿元、3620 亿元。对于 2024 年收入减少的原因,宁德时代在招股书中表示,尽管动力电池系统及储能电池系统销量有所增长,但由于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下降,销售均价有所下调。
但宁德时代的盈利能力仍在持续提升,2022 年至 2024 年分别实现净利润 335 亿元、473 亿元、553 亿元,净利率分别为 10.2%、11.8%、15.3%。2025 年第一季度,宁德时代的营业总收入为 847.05 亿元,同比上升 6.18%;归母净利润为 139.63 亿元,同比上升 32.85%。
招股书显示,按发售价每股 263 港元计算,宁德时代此次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约 307 亿港元,其中 90% 用于匈牙利项目第一期和第二期建设,10% 用于运营资金及一般其他企业用途。
中邮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四点原因,对宁德时代的长期发展持乐观态度:一是看好全球碳中和目标推动下新能源行业的长期发展前景;二是宁德时代自身的研发投入与技术迭代将持续加强公司的竞争壁垒,维持其行业龙头地位;三是通过港股上市,公司将加强海外产能布局,拓展海外发展空间,降低地缘风险;四是宁德时代在换电领域的密集布局,映射出其从电池制造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的战略转型目标,也打开了未来公司成长的想象空间。
陈刚也很看好宁德时代在换电生态上的建设。他表示,宁德时代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已经和中石化、蔚来等企业合作,推进换电网络建设。此外,他认为宁德时代的商用车市场潜力很大,目前在商用动力电池市场份额超过 70%,在海外市场也有较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