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后暴涨11%!25Q1 AI核心业务狂飙60%!第四范式确实“最具成长性”?

文 | 港股研究社

"AI 落地攻坚战 " 正在徐徐推进。

日前,中国企业人工智能方案供应的领导者——第四范式(06682.HK)披露了最新季报。

财报显示,第一季度,第四范式总收入为 10.77 亿元,同比增长 30.1%;毛利润 4.44 亿元,同比增长 30.1%,毛利率为 41.2%。收入、利润双双大增。

其中核心业务先知 AI 平台收入达 8.05 亿元,同比激增 60.5%,这一亮眼的成绩非常鲜明地透露了其在 AI 应用市场的获益程度。

绩后市场也对这一成绩给予了高度认可。5 月 16 日港股开盘,第四范式(06682.HK)股价一路高开高走,午后截止发稿前已涨超 11%。

" 垂直掘金 ":AI Agent 狂增 60%!其他业务甘当 " 绿叶 "

从行业背景看,进入 2025 年后,各行业都在全面拥抱 AI 转型。为此,也使得全球 AI 应用市场 " 技术普惠 " 与 " 场景深耕 " 并存的特征愈发凸显。DeepSeek 等通用技术平台通过开源策略降低 AI 开发门槛,而企业级市场则加速向垂直领域渗透。

在这种大环境下,一季度,先知 AI 平台的爆发式增长在第四范式的业务版图内尤为瞩目。

分业务看,第一季度,第四范式 " 先知 AI 平台 " 营收为 8.05 亿元,同比增长 60.5%,增速跑赢总收入增速。业务收入大增下," 先知 AI 平台 " 业务的收入贡献率也从去年同期的 60.6% 提至 74.8%。

相比之下,为服务 " 先知 AI 平台 " 推进的另外两大业务收入均出现下滑。其中,收入贡献次之的 "SHIFT 智能解决方案 " 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14.9%,达 2.12 亿元,贡献了 19.7% 的收入;" 式说 AIGS 服务 " 贡献最小,仅占 5.6%,但业务收入也同比下降 22.0% 至 0.6 亿元。

第四范式方面表示,这主要受公司业务战略拓展影响,即采取 "AIAgent+ 垂直世界模型 " 战略。

从技术层面看,报告期内,基于原有 AI 模型开发工具链,先知平台的升级为企业级 Agent 开发提供了全生命周期支持。通过集成 150+ 主流大模型和数十个 Agent 智能体框架,客户可快速构建覆盖数据处理、模型训练、部署运维的完整 LLMOps 体系。

同时,先知 AI 平台还配备了丰富且开箱即用的 AI 应用矩阵,通过预装智能应用套件,可覆盖多个企业核心场景,包括 AIGC、智能办公、分析决策、大模型开发工具、模型仓库、智能体 Agent 平台等。

这种 " 低代码、高复用 " 的开发模式,显著降低了企业智能化转型的技术门槛。

目前第四范式已通过用 AIAgent 改造企业软件的方式,横向切入企业高频软件产品,联合业内其他优秀的企业软件公司,联合发布面向 OA 流程的 " 协同运营 AIAgent"、面向财税系统的 " 财税赋能 Agent"、面向人力系统的 "HRAgent" 及面向销售的 " 销售经理助理 Agent" 等。

体现在市场层面,当百度智能云、阿里云等巨头在通用大模型领域占据优势是,第四范式则通过深耕垂直场景路线,成功在行业渗透的广度与深度中展示了其市场竞争力。

截至 2025Q1,第四范式的企业级 Agent 已在金融、航空、医疗等 14 个行业落地,标杆用户数增至 59 个,平均营收贡献达 1167 万元,同比增长 31.3%。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标杆客户不仅包括金融、能源电力、运营商等传统行业龙头,还涵盖新能源、医药、零售等领域,显示出公司对高价值赛道的精准布局。

离盈利拐点还有距离?第四范式待继续解密 " 规模变现 "

季报的另一重亮点则是,在营收高速增长的同时,第四范式的毛利得到同步提升,毛利率保持稳定。这一表现背后蕴含着技术迭代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双重逻辑。

事实上,过去三年第四范式呈现非常好的亏损缩窄态势。在此前发布的 2024 年财报中,其年度归母净亏损继续同比 2023 年的 9.09 亿缩窄 70.4% 至 2.69 亿元。

此次,毛利的增长似乎让市场隐约窥探到公司进入正盈利期的拐点。

2025 年 Q1,公司研发费用为 3.68 亿元,继续同比增长 5.7%,而研发费用率从去年同期的 42.2% 降至 34.2%。

但这种 " 收入增长快于成本增长 " 的态势,恰恰反映出 AI 平台的规模商业化效应开始显现。

可以预见,随着面向企业端的 AI 平台商业化持续推进,以及市场需求规模释放,第四范式的成长性将有着惊人的爆发力。接下来,值得继续重点跟踪其应收账款周期与现金流状况等财务指标,以判断其盈利拐的逼近。

值得重视的是,或许是历经十余年的努力,第四范式在企业级 Agent 规模商业化取得的这些初步成就给予了公司管理层足够的信心。

当整个行业仍处在 AI 技术从实验室迈向产业落地的关键阶段,第四范式早早地制定好了下一步计划——开启多元领域时代。这也是公司又一重成长预期点。

今年 3 月,第四范式曾对外宣布,成立范式集团,并计划在原有企业服务业务的基础上,尝试进军更多业务领域。

消费电子业务板块 Phancy 就是第一站。公司将新业务定位于为电子产品提供基于 AIAgent(智能体)的软硬一体解决方案,以端侧 AI Agent 模组赋能广阔的消费电子终端市场,并与联想、兰博基尼及李小龙等品牌推出 AI 智能手表。

据悉,范式集团未来将秉持通用人工智能 ( AGI ) 的理想,通过 "Alagent+ 世界模型 " 的技术路径,陆续推出在新能源、汽车、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的 AI 智能解决方案,以更低门槛、更低成本推出受到各自用户喜爱的 AI 终端产品。

作为国内以平台为中心的决策类人工智能市场最大玩家,想要范式集团构建起 " 垂直场景深耕 + 跨领域生态扩张 " 的雄心可见一斑。

" 面向新的十年征程,范式集团将依托过去十年累积的垂直世界模型验,将人工智能能力从改造企业软件的单一市场中带向更广阔的软件市场,实现真正的 A1 为每个人的景。"

最具成长性港股标的?

对于企业的这一成长远景,资本市场也是给予了一定支持和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季报发布前夕,第四范式曾荣登 "2024 新财富杂志最佳港股公司 " 榜单。

并凭借其在成长性、研发创新能力等多维度的出色表现,一举荣登 " 最具成长性港股公司 "" 港股最佳 IPO" 和 " 最具创新能力港股公司 " 三项榜单,成为本届榜单中少数实现多维度领先的 AI 科技企业。

扎实的业绩增长、前瞻的技术布局与清晰的盈利路径,都是第四范式被认为是 " 稀缺的高成长性标的 " 的逻辑支撑点。有观点认为,随着 AI2.0 浪潮的深化,第四范式或将成为港股科技板块中不可忽视的长期价值之选。

至少在当下,第四范式作为 "AI 垂直场景的定义者 " 之一,确实有一定实力在 AI 从产业工具向全民应用跃迁的进程中,成为引领 "AI 普惠化 " 的核心力量。

其发展路径已成为了验证 AI 落地的 " 中国范式 " 之一,也预示着一个以技术深耕驱动价值攀升的 AI 新周期已然开启。

不过,新兴产业的结局总是在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长期拉锯中出现,没有人能预料到企业未来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