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台“邦交”集体访华,中方现场作出重要承诺,台当局罕见保持沉默
台“邦交国”集体访华,这背后传递出怎样的特殊信号?中方在现场又作出了怎样的重要承诺?台当局这一次为何罕见保持了沉默?
5月13日,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这也是中拉论坛正式运行十周年之际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因此拉美国家在同一时间集体访华,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而岛内媒体也惊讶地发现,台当局的两个所谓“邦交国”——海地与圣卢西亚也都派遣了外交官员来到现场,其中海地更是直接派遣了外交部一把手巴蒂斯特参会,体现出对本次论坛的重视。
对于“邦交国”主动访华,与中国探讨合作的行为,岛内当然非常担忧。近年来,由于民进党倒行逆施,不仅破坏了两岸关系,也让台湾失去了大量的“邦交”,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拉美地区。
从2017年巴拿马与中国建交后,紧接着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尼加拉瓜也纷纷与台当局切割,到了2023年,洪都拉斯也选择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目前,台当局的“邦交”数量已经仅剩12个,如果海地与圣卢西亚也都选择与中国建交,那么很快其“邦交”就会跌破个位数,进一步证明民进党掌权的失败。
因此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就有记者特意就此询问,询问中拉论坛的现场,为什么会悬挂海地和圣卢西亚的国旗?试图炒作中方与并未建交的国家合作的话题,不过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回应说得很清楚,中拉论坛是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平台,中方一贯欢迎并支持拉共体成员国参加论坛框架内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