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驱动高效转型,员工人均“百万美元”

AI 驱动效率革命:Klarna 人均创收飙升至 100 万美元,客服成本大幅削减。

瑞典支付巨头 Klarna 周一宣布,由于大力推行 AI 战略,公司效率显著提升,人均收入有望达到 100 万美元,较一年前的 57.5 万美元大幅增长。这一成果归功于该公司去年开始实施的全面 AI 战略,在 OpenAI 技术支持下开发的内部 AI 系统正逐步渗透公司各个业务环节。

该公司声称,得益于 AI 的努力,大多数职能部门的效率都得到了提升,但最大的财务影响是客户服务成本的大幅降低。

财报显示,尽管 Klarna 在 2025 财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13% 至 7.01 亿美元,但公司成本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公司表示,虽然几乎所有职能都因 AI 应用而变得更加高效,但客户服务成本的显著下降带来了最大的财务影响。

AI 取代 40% 员工岗位

Klarna 的转型并非无痛。根据其 CEO Sebastian Siemiatkowski 的说法,公司员工人数已缩减约 40%,部分原因是对人工智能的投资成果。

这一人员调整既包括主动裁员,也包括在招聘冻结后的自然流失。

根据 Klarna 今年 3 月提交的 IPO 招股文件,公司全职员工人数从 2022 年底的 5527 名降至去年 12 月的 3422 名。这一大幅削减反映了公司对 AI 技术的信心,尤其是在客户服务领域。

去年,Klarna 曾宣布计划用 AI 聊天机器人取代近 700 名全职客户服务承包商,显著节约了运营成本。

尽管业绩向好,Klarna 的美国 IPO 计划却遇到了阻碍。今年 3 月,这家瑞典公司曾提交了备受期待的美国 IPO 申请文件,但因特朗普关税声明引发的股市波动,该计划于上个月被迫暂停。

目前,尽管第一季度业绩表现强劲,Klarna 仍未就恢复 IPO 计划提供任何时间表。这一谨慎态度可能反映了公司对当前市场环境的担忧,以及希望在更有利的时机推进上市进程的策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