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总统还没踏上访华飞机,美归还中国战国时期文物,新的趋势出现

新华网消息,2025年5月,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件正在形成奇妙的共振——特朗普高调表达访华意愿的同时,美国史密森尼学会于5月16日向中国移交了流失79年的战国帛书《五行令》与《攻守占》。这批1946年被美军情报官柯强非法带离中国的文物,其回归仪式选在中国驻美大使馆举行,谢锋大使那句"流失文物因民族弱乱而远离,正随民族复兴而归"的发言,恰似当前中美关系的隐喻。

文物交接的时间点耐人寻味。就在帛书回国的前一天,特朗普在福克斯新闻采访中展现出矛盾姿态:他既炫耀在中东"成功阻止三国倒向中国",又强调"非常渴望访问中国"。这种看似分裂的表态背后,隐藏着精密的战略计算。根据美国商会最新报告,对华"脱钩"已导致美制造业成本上升13%,半导体行业损失超120亿美元。而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前四月对美稀土出口量骤降62%,这个掌控全球92%稀土加工产能的国家,正用"科技命脉"重塑博弈规则。

帛书归还事件折射出中美博弈的多维化。这些记载战国军事占卜术的丝绸文献,其归途比文物本身更富戏剧性——曾一度被存放在捐赠者的鞋盒里,最终因中国学者出示1946年的运输记录铁证才迫使美方让步。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蔡斯·鲁宾逊在交接仪式上强调这是"深思熟虑的决定",却回避了其机构收藏的80万件中国文物中,绝大多数仍未被归还的事实。这种选择性"文化示好",与特朗普政府一边降低对华关税至10%、一边维持芬太尼相关制裁的"胡萝卜加大棒"策略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