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高规格的街霸赛事,为何陷入了“假赛”风波?

疑惑地来,疑惑地走。
上星期,汇集了包括 DOTA2、CS2 等九大电竞项目在内的 2025 英雄亚洲冠军联赛刚刚在上海落幕。
这项赛事有近 1200 支顶尖战队,共超 10000 名国内外职业选手同场竞技,即使放眼世界范围,都是一项规模和级别都相当高的综合性赛事。
不过对于这项联赛的其中一个分项目——《街霸 6》来说,观众和玩家对其的态度,在这几天可谓是五味杂陈。

英雄亚冠对《街霸 6》项目的官方宣传词是 " 国内首个街霸 6 大型线下赛事 ",说得确实没错。
相比 MOBA、FPS 等主流电竞项目类型,这几年国内格斗游戏的关注度和赛事规模明显要差上一截。
在 ACL 之前,即使是 " 街霸 " 这种格斗游戏里的顶流 IP,中国级别较高的线下赛事可能也只有每年的 CPT,也就是 CAPCOM Pro Tour " 卡普空职业巡回赛 " 的中国区比赛。

这种偏门票性质的比赛,主要目的是为了决出年终规模和级别更高的 "CAPCOM 杯 " 的参赛资格,报名参加的也大多是国内选手,很难谈得上 " 世界级 ";而且去年采用的还是线上排位与线下决赛的混合形式,甚至都不算严格意义上的 " 线下赛 "。
而这次的 ACL,除了总奖金提升外,规模上共有近 800 名选手参赛,邀请到了梅原大吾、东大 Tokido、2025 EVO Japan 冠军 MenaRD 等数十位国外顶尖选手,国内也有像小孩曾卓君这样的知名老将出战,冠亚军更是能获得直通年中 EWC 电竞世界杯的门票,无论是规模、关注度还是级别,都是近几年来国内格斗赛事的最高一档。
但在如此规模,如此关注度的情况下,却传出了一则 " 假赛风波 "。
1
5 月 17 日,B 站用户 @几木子君以 "ACL 办比赛公然作假 " 为标题发布了一则视频,声称自己是参赛选手之一,但当天并未上场比赛,而且在评论区控诉了官方背地里让另一名玩家顶替几木子君参赛 ID" 小朵 " 上场比赛的不当行为。
而这条视频和这样严重的指控会瞬间在街霸玩家圈中炸开了锅,是因为几木子君在海选阶段的原定对手,是主办方特地邀请参赛的知名体育自媒体——篮球评论员徐静雨。

虽然主业是 NBA 解说,但徐静雨在平时也会跨界直播游戏,走的一向是 " 暴躁易怒 " 的夸张风格。不过在比赛当天,登上海选赛场的徐静雨倒是表情严肃,在现场大屏幕上也显得有备而来。
因为 ACL 赛事级别高,不少国外的解说和媒体同样实时转播了徐静雨登场的比赛——紧接着,全世界的格斗爱好者,都看到了非常尴尬的一幕。

日本 Capcom Fighters 官方频道同步播放该比赛
只要是稍有经验的格斗游戏玩家都能看出来,徐静雨的这位对手,几乎没玩过游戏,甚至连基本操作都不甚了解,比赛正式开始后,日本解说还一度以为对手只是在测试按键。所以尽管徐静雨本身游戏水平有限,却也轻易战胜了这位只会一味蹲防的对手。

BV1VaJNzvEKq
在全球观众的眼里,相当于在关注度如此高的国际赛事上,莫名其妙转播了一场双方似乎都对游戏不太熟悉的对局。加上徐静雨因此轻松晋级下一轮比赛,作为一场影响后续 EWC 晋级资格的正规赛事,也让玩家群中间产生了 " 假赛 " 的论调。
事后真正的当事人几木子君也表示,生气的原因在于 " 有人用我的名字顶替我参加比赛,影响个人名誉 "。
根据几木子君自己公布的短信截图,之所以没有上场,是因为搞错了赛制,误以为是线上赛,临时无法再抽出时间参加:

比赛中有选手临时弃权这种事其实很常见,普遍的处理方式是直接将弃权选手判负,对手轮空晋级下一轮。
但在这次的 ACL 中,情形则是当事人虽然未能到场,却有另一个顶着和他相同 ID 的选手,在所有观众与直播镜头前,跟徐静雨完整打完了比赛。

" 几木子君 " 另有其人
如此离奇的事故,赛事官方却在舆论发酵三天后才给出了回应。5 月 20 日,街霸玩家等来了 ACL 官方的正式说明:

说明全文字挺多,但重点只有一段话:
"5 月 17 日 C7 组淘汰赛首轮对阵阶段,确认 " 竞技之神 " vs " 小朵 " 场次的参赛选手信息问题存在流程环节失误,导致赛后核对选手信息环节时出现选手信息异常情况,在进一步调查过程中证实 " 小朵 " 选手并未到达赛场参赛。"
官方确认了上场的选手确实不是本人,并将这场事故的原因归结为 " 信息核对环节存在失误 "
在公告发出后,几木子君表示不再追责,并将最初那个直球控诉官方造假的视频标题删去:

2
双方正式和解,到此,这件事至少在明面上算是画了句号,但很难说它所带来的深层影响是什么。
因为玩家也看得出来,官方其实并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在如此规模的国际赛事上,依旧会出现 " 信息核对出错 " 这种低级失误。如果真如官方所说,那有没有可能存在更多因为 " 信息核对 " 导致的冒名顶替问题,却因为无人发声而被冷处理了呢?
从徐静雨后续的直播上,我们可以推测出事情的另一种解释。
虽然徐静雨直播时情绪向来不稳定,但他也曾明确解释过自己 " 就只打一场,打完这场比赛我就得走 ":

在加上此前官方提前半个月对其的宣传,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 徐静雨参赛 " 多半只是一次商业性质的推广活动。

官方想借邀请徐静雨参赛的流量,为比赛带去更多的关注度,他本人也能因此获利,这没什么问题。
所以对于官方来说,徐静雨打成什么样,比赛结果是什么都不重要,甚至更多人是抱着看他被吊打的心态来的。真正重要的只是 " 参赛 " 这件事本身。
可问题在于,官方没有为这场合作制定额外的计划,比如明确办一场 " 表演赛 ",而是将徐静雨以参赛选手的身份放入了赛程对阵表里。
本来这也不算失误,因为规则没有限制报名选手的水平,哪怕是徐静雨这样的新手,一样有资格上台比赛。最大的可能是,徐上台之后被暴打并淘汰,商业合作顺利结束,他也可以赶自己的下一个日程。
但只要存在突发状况,情况就会变得非常棘手。
就像这次,假如遇到当事人弃权的情况,徐静雨便会赢下比赛,而且是主办方最不愿意看见的 " 不战而胜 "。
双方的行程安排都已确定好,想要继续维持合作,是否只能让另一个 " 几木子君 " 下场参赛?然而,这位冒名顶替的参赛者,却产生了和 " 不战而胜 " 类似的结果,还让直播场面变得十分难看,进而催生了被玩家指责的 " 假赛风波 "。
加上因为自身的直播风格,徐静雨拥有大量 " 黑粉 ",在遇到对手发视频控诉主办方 " 假赛 " 时,自然而然会被人往更差的方向联想。当晚直播时,面对弹幕的质疑和指责,他继续沿用了平时直播的风,当场与弹幕直球对线,虽然场面戏剧且滑稽,但无疑让 " 官方假赛 " 这个话题,有了更高的关注度。

3
虽然这场海选阶段的比赛无论输赢,都不改变有意义的名次归属(徐静雨也在下一轮比赛选择弃权),但无疑导致了 ACL 官方公信力的缺失,违法了本赛事的基本原则 " 公平竞技 "。
因为官方自己在报名规则里就曾明确强调 " 不可替代他人参赛 ":

不管官方是不是有意为之,都说明哪怕是 ACL 这种大型比赛,在信息审查、赛程编排等环节上也会出现严重失误,这种失误不仅会对主办方的声誉带来负面影响,也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就像比赛结束后,关于 " 假赛 " 的争论依旧没有停,但却鲜有人关注这次中国选手均倒在 16 强之外了。
这次的《街霸 6》比赛,中国大陆地区选手的最好成绩仅为第 17 名。
虽然按以往国手在世界大赛上的战绩,这个结果并不算太差,且由于海选阶段使用的是 " 三局两胜 " 的短赛制,本身就会把格斗比赛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放大,不能粗暴地将国手失利归结于某个原因而过多指责。
但 ACL 这项综合性世界大赛在举办之初,本意就是为了提高中国电竞市场在世界的整体竞争力,设立诸多不同类型的资格赛,目的也是为了扩大市场,给国内更多草根选手提供舞台。
这种 " 在家门口办的比赛 ",天生附带了国内观众更多的期望,无论是选手的成绩还是组织方的专业程度,都不可避免地会加以更高的标准来看待。
虽然这次的 " 假赛 " 事件并不像大众想象的那样,涉及某些更恶劣的暗箱操作。但所激起的热度和舆论,也说明了格斗游戏品类虽然小众,但国内的格斗赛事,依旧是个很大的市场。
想提升中国电竞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还得从最基础的小事做起——那就是先尊重本土的玩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