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的蛋糕,帝尔激光能吃到多少?
BC 概念第一股,或许并不是爱旭股份或者隆基绿能,而是 BC 卖铲人——帝尔激光。
光伏已经跌成狗。如果你仍然不死心,要问一些机构,光伏板块还有哪些投资机会,他们则会正告你:" 如果你看好 BC,那就去买帝尔激光;如果你看好隆基,不如去买帝尔激光。"
光伏主材辅材都血亏,但设备、逆变器企业日子还过得去,至少目前如此,30% 以上的毛利率是常态。帝尔激光的毛利率更高,2024 年干到了 46.87%,今年 1 季度更是达到 47.9%。赶碳号用东财 Choice 拉了一下,在所有光伏企业中,帝尔激光的毛利率、净利率是最高的!
但是,如果我们看一下营收和利润增速,则不会有太大惊喜:2024 年帝尔激光营收 20.14 亿元,同增 25.20%;净利 5.28 亿元,同增 14.40%;2025 年一季度,公司营收 5.61 亿元,同增 24.55%;净利 1.63 亿元,同增 20.76%。行业下行期能够逆势增长固然不易,但也没有特别惊艳之处——主要是和捷佳伟创相比。
整线设备企业捷佳伟创这两年 " 萝卜快了不洗泥 "," 捡到篮子里都是菜 ",被 TOPCon 市场迅速催肥,但是眼见已丧失成长性,最近管理层已经在大笔减持卖公司了。帝尔激光,能够续写捷佳伟创前两年的辉煌吗?
帝尔激光是一家有着真正核心技术的企业,其 " 创造性地将激光技术引入光伏行业,并广泛应用于 PERC、TOPCon、HJT、XBC、钙钛矿等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制程,核心产品全球综合市占率第一,世界前十大光伏企业都是公司的客户。"
这样一家好公司,在推动光 BC 降本提效与避免技术过度扩散以致内卷之间,如何才能取得微妙的平衡呢?
01 单 GW5000 万,垂涎 BC 蛋糕整两年!
BC 电池技术,至少有两个环节需要用到激光设备。帝尔激光用在 BC 上的工艺包括:背接触电池(BC)的激光微蚀刻系列设备,背接触电池金属化全套设备( 配套半片和 0BB)。
帝尔激光一直没有对外披露,每 GW 激光设备究竟能卖多少钱。但是,投资圈普遍认为,BC 电池的设备投资成本每 GW 高达 3 个亿,其中有 5000 万是激光设备。激光设备技术,决定着 BC 的成败。
隆基绿能在 2024 年年报中表示:" 报告期内,先进激光图形化、先进复合钝化技术、0BB、高双面率结构等降本提效技术不断突破并导入量产;储备了多种低成本金属化技术路线,为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奠定基础。" 激光图形化,被隆基绿能排到了首位。沈文忠教授和赶碳号讲,正是因为激光图形化技术的进步,BC 才得以迅速产业化。
看来,激光设备、帝尔激光对于 BC 阵营真的太重要了。每 GW 值不值 5000W, 有两则信息可供判断。
理由一:今年 5 月 6 日在帝尔激光的投资者交流中,有投资者这样提问:" 请问李总,有消息称 BC 生产线单 GW 激光设备价值为 5000 万,是否属实?
公司回答:BC 电池的激光工艺应用复杂且使用更高精尖的激光源,使得整体单 GW 的价值量更高。帝尔激光并没有否认这一说法,这么看 5000 万是比较靠谱或者至少是接近的。
理由二:券商研报以及同行海目星在投资者交流中提到,BC 激光设备约 5000 万元 /GW。
如此看来,50GW 的 BC 产能,激光设备部分就可以实现 25 亿的销售收入了,如果 100GW 的 BC 产能,光激光设备的蛋糕就有 50 个亿。现在 TOPCon 电池产能在 800GW 以上,未来 BC 的产能将会有多少呢?
BC 的阵营成员在快速扩容,除了隆基、爱旭外,走 BC 路线的还有英发绿能、协鑫集成。此外,正泰、晶科、钧达等 TOPCon 拥趸也有可能进行 BC 产能布局。
2024 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德国莱茵 TÜV 集团、鉴衡认证中心、爱旭股份、隆基绿能联合于北京发布的《背接触(BC)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预计,到 2030 年,BC 全球市场占有率将突破 60%。这就意味着至少有五六百 GW 左右的 BC 产能,留给激光设备企业的,就是两三百亿的大蛋糕!
02 机构很早就已提前埋伏
早在 2023 年,机构投资者就已因为 BC 技术路线,看好帝尔激光。
公开资料显示:自 2023 年一季报起,朱雀基金等进入帝尔激光前十大股东;自 2023 年 3 季度开始,朱雀系基金是除公司大股东李志刚及其一致行动人、公司监事会主席彭新波以外的最大股东。可以这样说,朱雀基金是帝尔激光持股最多的机构投资者。
至 2023 年年报时,朱雀旗下 9 只基金及朱雀基金资产管理计划 2 只基金合计持有帝尔激光 1946 万股,占流通股 7.1%。不过,朱雀也并非持股不动,一直在做波段,到 2024 年中报时已减仓至 800 万股以下,股比为 2.9%。等到了 2024 年三季报,又增仓至 2151 万股,截至今年一季报,已减持至 1847 万股。
可能埋伏的太早了,也可 BC 的花儿开得太晚了,曾经一度,朱雀被帝尔激光严重套牢。机构对于 BC 的耐心也是有限的,做做波段也是为了摊平成本。

BC 的蛋糕,想要吃上并不容易。直到 2024 年 10 月 8 日,帝尔激光才公告了第一个 BC 设备大订单:与隆基绿能签订合同金额合计为 12.29 亿元(不含税),内容是销售 " 激光设备及改造 "。
在后来的投资者交流中,帝尔激光表示,该笔订单设备从 2024 年第四季度开始交付,客户(隆基)要求在 2025 年一季度达到量产水平,并完成交付。从设备交付到验收确认收入,需要一定的周期,有望在 2025 年四季度开始陆续确认收入。
由此看来,帝尔激光的 BC 激光设备,大概率是在今年一季度才实现了量产条件。因此,帝尔激光的 BC 业务实际上也一直没有爆发,并不像拉普拉斯、捷佳伟创,能够一直因为 TOPCon 电池产能上量,实现业绩大增。

来自帝尔激光 2024 年年报
在公司 2024 年年报中," 客户 A" 赶碳号根据公开信息推测应为通威股份," 某客户 " 应为隆基绿能。这样看,帝尔激光 2024 年赚到的钱,其实主要还是来自 TOPCon。
03 能否独占鳌头?

来自公司 2024 年年报
BC 的产业化节奏,也影响到帝尔激光的经营节奏。
根据帝尔激光 2024 年年报,公司 20.14 亿营收中有 19.94 亿来自太阳能电池激光加工设备激光设备的销售。2024 年,公司生产了 864 台激光设备,但卖了 1045.5 台。因为,2023 年的情况完全相反,生产了 1763 台,但只卖了 645 台。对此,帝尔激光解释:" 光伏设备销售量增加,主要系订单持续验收增加所致;生产量减少主要系报告期内光伏厂商 TOPCon 扩产放缓, TOPCon 订单数量减少所致。"
由此可见,TOPCon 用激光设备或为公司库存商品的主力产品。另外,测算下来,相当于每台设备的平均售价为 1908 万元。
2024 年,BC 的市场究竟有多大呢?根据三方机构统计,差不多在 59 个 GW。如果按每 GW 需要 5000 万元的激光设备的话,大概就能对应 30 个亿的 BC 激光设备的销售收入。很显然,市场中的 BC 设备中,只有一部分是由帝尔激光提供。因为,隆基绿能早在 2023 年底的 BC 产能就已达到 33GW,仅在 2024 年的 BC 产品出货就实现 17GW。而帝尔激光与隆基的大单是在 2024 年 10 月 8 日才公告的。
LPCVD 镀膜设备成就了拉普拉斯;TOPCon 整线设备成就了捷佳伟创;HJT 成就了迈为股份。如果说现在的市占率尚未取得压倒性优质的话,那么 BC 激光设备未来的大蛋糕,又有多少会留给帝尔激光呢?
(1)帝尔激光在去年 10 月 8 日公告,与某客户(隆基绿能)签订合同金额合计为 2.29 亿元(不含税),内容是销售 " 激光设备及改造 "。准确地说,这是 BC 激光设备。
在 2024 年年中,隆基绿能预计,到 2025 年底公司 HPBC2.0 电池、组件产能将达到 50GW。
如果每 GWBC 激光设备需要 5000 万元,12.29 亿元合同也只能对应 25GW 的 BC 电池产能。隆基绿能若想要实现 50GW 的 BC,估计还需要向其他激光设备供应商采购。
其实,任何一家头部企业从供应链安全的角度,都不会只选择一家设备供应商。HJT 整线设备,除了有迈为股份,还有理想万里晖;TOPCon 设备,除了捷佳伟创外,还有拉普拉斯、罗博特科等。捷佳伟创通过整线设备交钥匙,负责解决跨界新玩家,而拉普拉斯主要用镀膜设备供货——头部企业自身技术实力雄厚,很少采购整线设备。
(2)事实上,盯着 BC 激光设备的,帝尔激光的同行可不少。
其中,最积极的是一直专注在锂电行业的海目星,去年股票多次因为 BC 激光设备出现异常拉升。
海目星在去年 12 月的投资者交流中提到,"BC 电池的终端应用逐步打开,公司在 BC 电池设备已在部分头部企业完成验证,有实际订单陆续交付中,预计近期订单将陆续落地。"
其在 2024 年年报中又披露了业务进展:" 目前,BC 电池激光设备已获得头部客户的量产级别订单。"
除了海目星,还有英诺激光,其在年报中也提到,"LACE 激光辅助化学腐蚀设备 " 和 "XBC 激光图形化设备 " 均已在若干家头部客户开展量产验证工作。
此外,大族激光、迈为股份也曾提到有 BC 激光设备方面的布局。
至少,在 2023 年年初,帝尔激光就已经成功研发和验证了 BC 激光设备,领先同行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然而,因为 BC 的产能落地不及预期,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帝尔激光的先发优势。
光伏激光设备的毛利在 40% 左右,市场空间又大,现在各行各业都卷,激光企业设备向 BC 靠拢,已是必然选择。
04 如何避免技术过度扩散?
未来,帝尔激光的业绩将会如何呢?如果想从帝尔激光的年报中嗅到一些不一样的信号,恐怕仍然有些困难——公司一向保守。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帝尔激光对经营业绩的表述都差不多,一言以蔽之:在报告期内 " 总之,公司受益于光伏新技术迭代, 实现了全新激光技术的导入,收入保持稳定增长,经营情况较好。"
利润无论是增长 7%,还是增长 14%,帝尔激光的自我认知都是一样的,都是 " 较好 "。
从 2024 年光伏设备生产量同比下降 51% 数字来看,2025 年可验收的 TOPCon 订单也会较 2024 年少许多。而帝尔激光在去年拿下隆基大订单时也曾表示,这个订单开始确认收入要在 2025 年四季度。BC 对帝尔激光的 2025 年的业绩增长贡献,可能不会完全释放出来。
判断、观察未来光伏电池激光设备对帝尔激光的业绩的贡献、帝尔激光的成长性,可能还需要看 BC 技术的扩张情况,以及帝尔激光能否拿到隆基之外其他光伏企业的大单。

来自 2024 年年报
不过,因为 BC 的扩张预期,在设备企业中帝尔激光相比最具成长性。
当然,和其他设备企业一样,帝尔激光也会面临应收账款增加导致的风险。年报显示:"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净额为 89,516.59 万元,占期末总资产的比例为 13.52%,如未来市场环境、客户经营情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或将存在货款回收不及时或无法回收的风险。"
帝尔激光在 2024 年也计提了坏账准备,而按单项计提的坏账准备由期初的 4789 万元飙升至 1.14 亿元,计提的理由分别是:" 还款意愿差,涉及诉讼 "、" 诉讼已终结,无还款能力 "。其实,早在在 2022 年报就已计提坏账准备,一直未转光销。光伏现在行业下,设备企业追回货款的可能性在加大。
赶碳号关注帝尔激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如果说 TOPCon 技术的迅速扩散是捷佳伟创为一批跨界企业提供整线设备造成的,那么未来 BC 技术的扩散与产业化以及降本,会否发生在帝尔激光的身上。
如前所述,TOPCon 头部企业一般是依靠强大的技术储备和产业化能力,采购专用设备自建生产线。BC 也同样,帝尔激光、拉普拉斯都是头部 BC 企业的不同设备环节的供应商。那么,未来随着 BC 阵营的进一步扩容、以及可能的存量产能改造,帝尔激光又将如何避免 TOPCon 技术过度扩散的悲剧,不在 BC 重复上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