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ATM 机撤掉 1/3 ,网友急了!

今天这个话题应该大家都不陌生。

先问问,你们现在每年还会去线下 ATM 机取现金嘛?

狐妹是每年过年前会去一次,为给家里老人包红包,钱取出来拿在手上的厚度,能让老人感受更真切、更开心。

所以狐妹近两年遇到的问题就是~

过年放假就那几天,要是在大城市把钱取了再回老家镇上,大城市就近找个同行的 ATM 机越来越难。一导航吧,还得专门坐地铁再走老远过去取。

如果回到老家镇上取吧,那真是天天排队,马路边的排队盛况,跟那个网红店打卡似的,去年我排一半,就听到前面 " 这台 ATM 机没钱了 " 的通知,还得重新排 ......

所以一提到这事儿,我就有一点点苦恼。

这两天又看到条消息~

曾经遍布街头巷尾、24 小时待命的 ATM 机,如今正以每年近 6 万台的速度从我们生活中消失。

而根据中国人民银行《 2024 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统计~

全国 ATM 机数量从 2019 年末的 109.77 万台,锐减到 2024 年末的 80.27 万台。

5 年时间,少了 29.5 万台,降幅高达 26.87% 。相当于每天消失约 160 台 ......

这一数据,让不少网友急了。

主要是担心很多老年人不会用手机支付,ATM 大撤退的话,后面取现金越来越难,甚至现金都取不到了怎么办?

咱来看看怎么个事?

说到 ATM 机,还真是一项非常有用的发明,它有效的解放了银行营业时间限制,让咱 24 小时都可以取现。

公开消息称,在 2014 年的时候,也就是 10 年前那会,中国超越美国,一度成为全球第一大 ATM 市场。

到了 2015 年末,咱全国 ATM 数量达到约 86 万台。

那时的 ATM 机,可谓风光无限,商场、地铁、写字楼等场景,都能看到入驻的身影。

2019 年末的时候,ATM 机数量达到了历史峰值,109.77 万台。

谁能想到呢,风水轮流转,10 年后,2024 年末,ATM 机数量仅剩 80.27 万台。

ATM 机这时候却成了银行眼中的 " 成本黑洞 " 。

一台 ATM 机,在一些黄金地段,年租金 1 万多是很正常的,还有电费、维护费等等,关键一台 ATM 机也不便宜,好几万都算便宜的了。

更扎心的是,交易量在直线下滑。

同期的电子支付业务量,却是一路高歌猛进:

2024 年电子支付 3016.68 亿笔,较 2019 年增长 35.04% ;

2024 年电子支付金额 3426.99 万亿元,同比增长 31.45% 。

于是,近几年各大银行都开始 " ATM 大撤退 " 计划。

能撤就撤,能并就并,实在撤不走的就改造成 " 多功能智能终端 " ,一机多用 ......

这数据一对比,不禁让我想到 20 几年前的公共电话亭、报亭。

也是曾经风光无限,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最后黯然退场。

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出现,让大家用十年时间,改变了支付习惯。

从早餐、路边摊到商场消费,从一线城市到偏远乡村,国民都依赖上了 " 扫一扫 "。

ATM 机过去的便捷,如今已被移动支付取代。

另外一个层面,数字人民币的推广,也直接威胁到了 ATM 机的存在。

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的扩大,甚至银行卡都可以不用了,只需要在手机上的数字钱包上,就能完成从转账到消费的全流程。

更致命的是,多家银行已经开始关闭无卡存取款业务。

2025 年 4 月,招商银行宣布全面停止 ATM 扫码存款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已有超过 50 家银行宣布关闭无卡存取款、扫码存取款等业务。

这些业务的关闭,不仅减少了 ATM 机的使用场景,也加速了 ATM 机的淘汰进程。

那你说,老年人怎么办呢?

也确实是很无奈的困境,可以查到的数据,2023 年末,我国 60 岁以上老人接近 2.97 亿。

有多少 " 老眼昏花 " 的老人能独立完成手机支付呢?

至今还有很多没有数字化能力的老人和弱势群体,也正是如此,现金不可能消失,也不应该消失,ATM 机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完全消失。

只能说,未来留下来的 ATM 机,是会转变发展方向的:

例如,在机场、偏远地区、老年社区等现金需求旺盛的区域专门布局。

面对老年群体的需求,部分银行也可以同步做出改进:

例如,人脸识别 ATM ,老年人刷脸即可取款,免去复杂操作;或者大字版界面,优化老年版智能柜员机和 ATM 机操作界面等等。

只不过这些措施,终究是不够人性化服务来得实在,要是出现问题,老年人站机器前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最后还得 " 转人工 " 。

所以最终的问题还是落到银行这边,平衡成本的基础上,最终到底保留多少 ATM 机合理?

有些银行已经开始尝试折中的方法,多家银行共用一台设备,分摊成本 ......

这样的解决办法,难免大家会遇到取现不方便的情况了。

我们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从 " 一卡走天下 " 转变成了 " 一机走天下 " 。

ATM 机的减少,本质上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支付变革史。

对于年轻人来说,ATM 机的消失可能无关痛痒;但对于老年群体,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社会议题。

但是最终都会为大家保留支付的选择权,只是在迭代的岁月里,少不了会多些麻烦事了。

参考资料:

知乎、新经济沸点、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智研咨询、每日经济新闻、中国人民银行官网、IT 之家、新浪微博等其他网络截图

编辑: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