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何热衷谈论八卦?
撰文 / 付若冰(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博士生)
陆静怡(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运营 / 夏嘉楠
生活中,人们乐此不疲地谈论八卦。从邻里街坊的家长里短到名人明星的花边新闻,这些有关不在场第三方的私人信息总能成为抓人眼球的热点话题。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研究者曾邀请467名参与者佩戴电子录音设备,该设备用于收集他们的日常对话。研究者发现,在每天清醒的16小时中,人们平均用于聊八卦的时间竟长达52分钟。另外,在多数人的印象中,女性似乎更加爱聊八卦。实则不然,男性聊八卦的频次和时间与女性无明显差异。
谈论和传播八卦的隐患显而易见。于个人而言,谈论和传播八卦无疑侵犯他人隐私,甚至给被谈论者带来实质伤害。例如,职场中的闲言碎语会断送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曝光名人的私人信息可能会引发狂热追星者和“狗仔”无底线地跟踪和追逐。此外,谈论和传播八卦者也可能面临人际信任危机,容易被贴上“不道德”“大嘴巴”等负面标签。于组织而言,员工谈论和传播八卦可能引发组织内部冲突,导致员工之间貌合神离,团队凝聚力和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倘若组织的关键信息被泄露,那么便会将组织置于险境,使组织遭受名誉和经济损失。于社会而言,除时政热点外,明星的花边新闻总能吸引大众关注,然而,当八卦信息占据过多公共资源时,会导致公共讨论质量下降,忽视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对社会价值观也将产生负面影响。
鉴于八卦有上述诸多危害,组织和社会投入大量精力来治理八卦传播,弘扬正能量,致力打造公开透明的氛围。社交媒体上提醒公众减少聊八卦的帖子比比皆是。尽管如此,当碰到惊天大“瓜”时,人们便立刻化身“瓜田”中上蹿下跳的猹。看来仅提示人们谨言慎行、人言可畏,也挡不住人们熊熊燃烧的八卦之心,若想有效制止人们谈论和传播八卦,还需搞清楚人们热衷谈论八卦的动机。
01 快乐密码
谈论和传播八卦犹如品味酒心巧克力,甜蜜与刺激交融,令人根本停不下来。巧克力通过促进大脑分泌内啡肽,帮助人们释放压力,提升愉悦感。谈论和传播八卦也一样。进化心理学家贝克博士研究发现,人们之所以对谈论和传播八卦上瘾,是因为谈论和传播八卦与吃巧克力有异曲同工之妙,当人们谈论和传播明星的八卦信息时,人们的脑细胞飞速运作并且开始分泌大量内啡肽,这让人非常愉悦。当今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希望在筋疲力尽的工作之余为生活注入快乐,但吃甜食容易让人发胖,做运动却没时间,讲八卦似乎是性价比最高、趣味十足的一项休闲方式。也有研究发现,经常讲八卦的人比沉默寡言的人更幸福。

谈论八卦让人如释重负。人们心中或多或少藏着别人的秘密,如“小王是老板的侄子”“小李谈过五个女友”“老周有婚外情”等。这些八卦信息往往涉及他人隐私,不能随意分享,但守口如瓶如同负重前行,人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管住嘴巴,需要保守的秘密越多,压力越大。生理上,保守秘密会促进皮质醇分泌,影响血压、睡眠,甚至诱发慢性疼痛。心理上,在保密过程中需要付出大量精力把泄密的冲动扼杀在摇篮中,人们承受极大心理负担。此时,人们需要寻找可信之人一吐为快,来释放生理与心理双重压力。
谈论八卦让人重获内心平衡。人们喜欢谈论他人的“遭遇”,尤其关注明星“塌房”、名人丑闻等八卦新闻,这看似是关注和怜悯他人,实则多半是幸灾乐祸,以此宽慰处于社会比较劣势的自己。与各行各界耀眼的明星不同,普通人没有出众的才华、丰厚的家产、完美的身材,只能做陪衬鲜花的绿叶。当看到优秀的人跌下神坛时,人们发现自己的处境好像没那么糟糕,失衡的心再次回归原位。
02 提升社交地位
劲爆的八卦不仅把八卦对象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也会让说八卦者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想象你和许久未见的老同学聚餐,因找不到共同话题而多次陷入尴尬的境地,此时你抛出一句:“你们听说了吗?隔壁班小刘已经荣升处长了。”现场气氛瞬间热了起来,你也收获老同学们的夸赞:“还是你厉害,消息如此灵通。”小道消息往往鲜为人知,能打听到这些消息,一定程度上代表此人八面玲珑,有获取独家信息的渠道。因此,人们喜欢谈论八卦可能是希望以此来彰显个人能力,提升社交地位,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事我知道,但你不知道”的优越感会刺激人们无止境地将八卦传播下去。有研究发现,那些低自尊或极度渴望得到认可的人更喜欢传播八卦,从而换取他人的尊重与追捧。

生活中,人人都要敬畏说八卦者三分,毕竟谁也拿不准自己未来是否会成为对方的谈资。心理学家曾通过博弈游戏研究八卦如何影响人类行为。在独裁者博弈游戏中,参与者需要将钱一分为二,分配给自己和搭档。研究者会告诉其中一半参与者,搭档会将他们的分钱方案传播出去。这其实是在提醒这些参与者,若你过于自私,对方很可能在背后传播你的坏话,而若你慷慨些,对方或许也会在他人面前替你美言几句。结果发现,在得知自己的分钱方案可能被第三方知道后,参与者在分钱时会对搭档更加慷慨。由此看来,人们意识到他人可能会传播自己八卦时,会刻意讨好说八卦者,以免被说八卦者抓到把柄。说八卦者也由此得到优待,获得社交中的主动权。
03 传播他人声誉信息
人们利用八卦传播他人声誉信息,以此报复被八卦对象或帮助其他人了解被八卦对象。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八卦是极具影响力的舆论武器。当遭受不公平对待或被他人冒犯时,人们通常会传播关于施害者的负面信息,而非直接对抗。一方面,如果直接对抗,自己未必能占据优势,而八卦的力量巨大,足以扰乱对方阵脚,让其名声扫地,轻松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另一方面,被八卦对象通常难以精准定位到传播八卦的人,因此传播关于施害者的负面信息,也成为安全系数较高的报复方式。
八卦并不总是没有任何含金量的闲聊,人们也会通过八卦这种幽默诙谐的方式帮助其他人了解被八卦对象的信息或者间接传达群体规范。例如,初入职场,若有前辈愿意与你分享公司内部的八卦,你便可以有效避开风评差的同事,快速结交良师益友,也能从八卦信息中了解组织中不成规章的规定,更快融入新环境。
04 叩开听者心扉
八卦有风险,因此通常只在彼此信任的朋友之间传播八卦。当我们希望博得他人信任或希望对方能向自己敞开心扉时,通常会主动与对方分享八卦信息,向对方示好,暗示对方我信任你,以此拉近彼此的关系。有研究者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招募一批参与者,让他们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和同事小李被分到同一间办公室工作,你希望和小李熟络起来,让他愿意跟你分享他的经历和故事。随后,研究者让参与者阅读两条关于新员工小周的信息,让他们选择要跟小李分享哪一条。一条是普通信息,如“小周负责财务报销”;另一条是八卦信息,如“小周是老板的外甥”。结果发现,77.95%的参与者选择与小李分享关于小周的八卦信息,这个结果告诉我们,大多数人认为,分享八卦信息能让他人信任自己,也能促进他人跟自己敞开心扉。
制止人们谈论和传播八卦
明白人们为何热衷于谈论和传播八卦后,管理者如何对症下药,防止人们谈论和传播八卦信息?大众应该保持沉默,还是应该传播八卦?
第一,谈论和传播八卦并非百害而无一利,与其想方设法彻底消除八卦,不如让八卦发挥积极作用。在尊重他人隐私和事实的基础上,适当分享无伤大雅的八卦可以帮助大众按照规范行事,有利于听者快速获取他人信息。另外,管理者也可以将关注点由负性八卦转移至正能量八卦,看到正能量的八卦既能给人们带来愉悦,又能维护社会环境的健康和谐。
第二,虽然八卦有趣,但往往对大众的个人发展没有益处,因此社交媒体应引导人们关注更有益的话题,比如,时事新闻、文学艺术、科技创新等,这些话题不仅能为大众提供丰富的知识,还能促进深度思考和讨论,更能给生活增添趣味,拉近人际关系。
第三,我们常常需要思考一个关键问题:谈论和传播八卦真的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有提升社交地位、促进人际交流的预期好处?倘若这些预期的好处并不成立,那么我们投入时间和精力来谈论和传播八卦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研究发现,谈论八卦容易使个人形象受损,为自己招来差评。人们往往认为谈论八卦的人能力不足,降低他人向其寻求帮助的意愿。此外,讲八卦会使个人信用受损,人们会觉得讲八卦的人有传播他人私事的癖好,并引发他人对个人隐私安全的担忧,害怕自己的私事也被其肆意传播,导致人们在与讲八卦的人沟通时格外警惕和谨慎。由此看来,谈论传播八卦的好处可能并不像想象得那么大,而其潜在的负面影响却是客观存在的。下次在决定是否参与八卦话题时,我们不妨设身处地想想:当你听到别人谈论你的八卦时,你会有何感受,你会如何评价传播你的八卦人,然后将心比心,意识到谈论八卦可能不是明智之举。在社交过程中,保持谨言慎行,选择更有建设性的话题,才是明智之选。
来源:《大众心理学》202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