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建筑在吉林“活”起来

五一小长假,吉林文旅热度空前。伪满皇宫博物院百年丁香绽放,长春动植物公园好戏上新,这有山创意市集游人如织 …… 其中最令人惊喜的,是长春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简称 " 春京西 ")的火爆出圈。这里以 57.1 万人次的客流量、157.9 万元营收,以及抖音三大榜单榜首的亮眼成绩,完成了一次惊艳的亮相。这座沉睡百年的历史街区,以焕发新生的姿态,书写了 " 使用即保护 " 的现代传奇。

" 春京西 " 为何能光速出圈?

因为它保留了历史风貌。" 春京西 ",因坐落于长春北京大街西得名。街区最早可追溯至 1909 年左右,时称 " 怀德街 ",1946 年改称 " 北京大街 ",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街区建筑修缮过程中保留了百年的建筑风貌,通过 " 修缮 17 栋 + 新建 9 栋 " 的活化模式,街区既守护了城市历史记忆,又注入了现代艺术活力。红砖灰瓦、山花装饰、曲线门廊,勾勒出老长春的肌理。

因为它焕发了新生。今年 1 月首次开街,五一假期便成功 " 炸街 "。这里斑驳的历史、厚重的文化,都在不断 " 上新 ",以新示人。打造了新场景、展示了新样貌,带来了新体验、促进了新消费,连入驻的品牌也充满新意与创意。吉林省第一家邮局咖啡,东北首家星云文创商店等,代表了全新的业态,全新的维度," 春京西 " 就此树立了文旅新地标。

因为它带来多元文化。" 春京西 " 不仅有百年老街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更有国潮文化、演艺文化、咖啡文化等多元文化体验。比如乌镇原班大型巡游,巨型木偶、高跷表演等,达到了激发游客热情,提升文旅热度的效果。在历史底蕴、艺术魅力、潮流元素与沉浸式体验形成多元融合之下,这条百年老街自然独具魅力,这也成为 " 春京西 " 的流量密码。

长春百年老街被 " 复活 ",是历史会说话的典范,也是建筑可阅读的有益尝试。事实上,不只是春京西,如今越来越多散落在吉林大地上的历史建筑正在被唤醒。

长春重庆路与文化街交会处,一座饱经沧桑的建筑正悄然迎来新生,它就是承载着几代长春人集体记忆的丰乐剧场。作为长春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影剧院之一,这座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建筑正处在修缮工作的施工阶段,即将重现当年的样貌。

在伪满时期的满铁图书馆旧址揭牌的北书房 · 新华诗歌书店阅读空间,经过精心改造,不仅保留了原有的风貌,更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成为吉林省首家专业诗歌书店。这是历史与现代的交融,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承载着百年记忆的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长春市新民大街进入 " 焕新 " 倒计时,新民大街的保护提升项目不仅是对历史建筑的修缮,也是对城市文化灵魂的唤醒。更有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加入,将为这条老街注入新的活力。

从 " 春京西 " 到丰乐剧场,从满铁图书馆旧址到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越来越多的历史建筑在吉林大地 " 活 " 起来,它们不仅成为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也在保护与利用中实现了价值的升华。这些历史建筑的重生,是吉林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生动注脚,更是 " 使用是最好的保护 " 这一理念完美的诠释。

来源:吉宣要情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