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念:菲律宾莫为选举操弄南海议题

来源:环球时报

菲律宾国家安全顾问爱德华多·阿诺日前称,菲律宾正在起草一份南海长期战略以“捍卫其南海主张”。该战略的意图是确保目前的强硬海上立场在后马科斯时代得以延续。一些菲律宾学者趁机鼓吹,菲律宾将终结在中美之间的摇摆立场,彻底倒向美国,并期待从美国及其盟友处获得更多军事和技术援助,以更为长远地支撑菲律宾强硬的南海政策。

引人关注的是,阿诺在解释该战略出台背景时却公开指责中国,宣称该战略就是对“中国毫无根据、过度扩张的领土主张、军事化以及与邻国的对抗”的直接回应。对于菲方这一明目张胆的污蔑,有必要予以驳斥,以正视听。

首先,菲将出台南海长期战略的动因归结为中国是本末倒置,意在混淆视听,博取同情和支持。众所周知,在杜特尔特执政时期,中菲在南海“相安无事”。即便两国在南海出现一些纠纷和摩擦,也是通过外交渠道予以妥善处置,总体维持了南海的和平稳定。

而自马科斯上台以来,菲律宾屡次主动对华发起挑衅,人为拔高南海紧张局势。纵观马科斯执政时期中菲南海争端发展走势,尤其是引发外界高度关注的海上对峙,哪一次不是菲律宾率先挑衅,中国被迫应对的?菲律宾还故意降低外交(如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手段在争端管理中的作用,并放任军方官员放狠话破坏谈判氛围。即便两国重启外交对话,并努力达成缓和局势的临时协议,菲方也屡屡出尔反尔,致使中菲南海争端长期处于紧张高位。

由此可见,不是中国的南海政策催生出菲律宾的强硬南海战略,而是菲律宾贼喊捉贼,通过故意挑衅来塑造强硬政策,以实现某些不可言说的政治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阿诺高调宣扬菲律宾南海长期战略,并大肆鼓吹“中国威胁”,正值菲律宾中期选举启动的关键时刻。很明显,部分菲律宾政客企图将南海争端炒作成选举热点议题,以激发民族主义情绪,赢得更多议会席位,实现长期执政目的。

其次,菲律宾要做南海的长期“麻烦制造者”,必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菲律宾南海长期战略的主要目的就是维持目前的强硬南海政策,确保其不因政府更迭而发生重大变化。以此来看,菲律宾在南海的挑衅行为不会停止,南海紧张局势短期内也难以缓解。

但此举并不符合菲国家利益。正如马尼拉雅典耀大学高级研究员尤辛科就菲中期选举接受《日经亚洲评论》采访时所言:“温饱始终主导着选举讨论。”对于广大菲律宾普通民众而言,提高生活水平才是更为现实,也更为迫切的需求。

菲政府在南海逞强不仅不会获得民众喝彩,反而会招致不满。根据民调机构“亚洲脉动”4月16日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全菲律宾2400名受访者中,仅25%对马科斯的表现感到满意。这既是对马科斯在南海穷兵黩武的警示,更是民众真实心声的表达。

更为重要的是,菲执意在南海挑事也违背了东盟国家求和平促发展的一致愿望。在美国政府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下,绝大多数东盟国家正遭受超高关税“惩罚”,对美关税谈判和维持国内经济增长是当务之急。

正因如此,包括越南、马来西亚等南海争端国在内的东盟国家都在拼经济保民生,唯有菲律宾还在执拗地搞南海对抗。倘若菲律宾一意孤行,继续在南海兴风作浪,扰乱东盟经济发展所急需的稳定外部环境,其必将成为遭地区唾弃的孤家寡人。

再次,菲甘愿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马前卒,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前,绝大部分东盟国家都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在美国政府祭出关税大棒后,东盟国家更加重视区域内经贸合作,尤其是与中国共建区域性供应链产业链,以应对美国关税冲击。中国领导人上月访问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受到各界热烈欢迎,期间签署大量合作协议已凸显出这一新发展趋势。

反观菲律宾,不仅完全放弃战略自主性,还主动绑上美国的战车,将全部身家押注在美国身上。这种与美国深度捆绑的利益共同体看似牢固,实则蕴含极高的战略抛弃风险。

历史上,被美国抛弃的盟友比比皆是,菲律宾能例外吗?未来,不管是被用作大国交易的可能筹码,还是落入可能出现的南海代理人冲突,都将是菲律宾的不可承受之重。(作者是华南理工大学区域国别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