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战与吉利整合

撰 文 / 刘宝华
设 计 / 张 萌
5 月最吸引全世界目光的是印巴冲突。
7 日凌晨进行的空战,巴基斯坦以战斗机 0:5 的战损比碾压印度,在随后的导弹、无人机对攻中,巴基斯坦也获得压倒性优势。
此前 " 军事实力占优 " 的印度被全程吊打,毫无还手之力,全球军事观察家公认的核心原因是印度的武器库豪华但杂乱,法国阵风、俄罗斯苏 30、美国阿帕奇、以色列预警机、美国导航系统,数据链互不兼容,武器之间相互割裂,连战斗机油料标准都不一样。
反观巴基斯坦,全套中国装备,从歼 -10CE 战斗机、霹雳 -15 中距导弹到 ZDK-03 预警机、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红旗 -9 防空系统,整套数字化空战体系通过数据链实时共享战场信息,无缝衔接、快速反应、各司其职、精准打击,与印度作战方式形成代差优势。
经此一战,中国先进武器第一次在实战中证明实力。这一战也让全世界看清了,现代战争早已不是单一武器的比拼,而且体系间的竞争。
商场如战场。
2024 年 9 月,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台州发布《台州宣言》,核心内容是 " 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战略人才 " 五大举措,其方向就是聚焦体系化。
之后落地动作不断,几何品牌并入吉利,极氪与领克合并,5 月 7 日吉利汽车又宣布计划收购极氪智能全部股份,极氪从纽交所退市,并入吉利汽车。
从 2022 年到 2024 年短短两年时间,吉利系有极星、亿咖通、路特斯、极氪四家公司上市,如果再加上 2021 年上市的沃尔沃,吉利帝国在资本版图上开疆扩土,势如破竹,集齐了九大上市公司。
以《台州宣言》为转折点,吉利战略思路发生重大转变,从资本转向主业,从扩张转向聚焦,从拆分转向整合。

港股上市公司吉利汽车控股的集度业绩发布会很长时间以来都在线上举行,5 月 15 日的 2025 年一季度发布破例有了线下会,同步举行 " 一个吉利 " 战略整合计划说明会。
此次会议上,吉利各板块的主要负责人对极氪并入吉利进行了详细解释,汽车商业评论摘录其中的核心内容如下。
" 一个吉利 " 的边界
对于此次发布会提出的 " 一个吉利 " 概念,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执行董事桂生悦做了专门解释:" 我想做这么一个描述,也就是吉利全部自己拥有的品牌的旗舰上市公司,回归‘一个吉利’。我们还有极星、smart 和路特斯,这些品牌显然不属于我所讲的吉利全部拥有的品牌,对于这些品牌我们没有任何由 0175(港股代码,指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来收购的计划,这个我可以做明确的回答。"
整合的挑战
桂生悦在发布会上没有避讳整合的挑战和问题,直言 " 整合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过去的一年多,我们在 SQE,供应链,中央研究院,以至领克并入极氪等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整合工作,随着整合的深入进行以及范围的扩大,特别是踏入 2025 年以来,我们开始进行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方面的整合,整合中开始出现了问题。"

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整合的效率和为整合而产生的沟通成本问题。虽然是内部整合,但也必须依法合规进行,整合牵涉到了两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在整合过程中,有许多事情都要通过各自的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批准,这就大大降低了整合的效率,延长了整合的进度,同时彼此沟通的成本也非常高。
二是利益不一致的问题。吉利和极氪各有自己的员工激励机制,这就产生了大家利益不一致的问题,各项整合工作表面上可以完成,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各自为自己所在的公司争取利益倾斜的情况,这就会让整合的效果大打折扣。
整合的收益
关于整合的收益,几位高管从不同层面都进行了介绍。

吉利控股集团 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及执行董事李东辉说:" 在吉利控股集团,我们在基础技术、产品研发、制造以及采购等各个领域全面地推进协同。未来,通过统一管理团队,在保持各品牌独立面向客户群体开展营销及产品设计的前提下,将最大限度协同中后台工作。经内部测算,研发环节每年可节省数十亿元;联合采购方面,去年已在原预算基础上额外节省几十亿元。此外,在制造、人力、财务、法务等管理部门的协同中,预计管理费用和营销费用将显著降低。"
桂生悦用极氪领克合并时的数据类比:" 目前合并尚未完成,部分细节暂无法详述。可参考领克与极氪合并时安总提出的目标:第一,生产降本目标要大于 3%;第二,研发优化目标要达到 10-20%;第三,管理增效目标也要达到 10-20%。此次合并的成效预计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两家公司合并后,沟通障碍将消除,沟通效率大幅提升,对整体协同效益将产生积极影响。"
形成体系,打造爆款
吉利汽车集团 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强调,合并形成统一的管理架构,提升资源配置效益,最终目标是打造爆款,打造明星产品," 这种爆款能力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体系、一个方法论。"

" 合并以后将形成统一的管理架构,提升整个资源配置的效益,杜绝重复投资。从极氪和领克的合并已经感受到了非常大的效益。下一步极氪科技与 0175 将进行进一步整合,在效益上的目标就会更大。我们初步定了一些目标,在增长性我们希望达到效益超过 5% 以上的目标,研发效力、管理效益以及营销的费用效率上,内部定的目标都希望达到 15-20% 左右的效益。" 淦家阅提到了几个具体目标。
他也说明了整合后几大品牌各自的定位。整合后会让产品品牌更强化各品牌的差异化,打造四大品牌的生态圈:极氪会继续定位在豪华、极致、科技的定位;领克将会定位在潮流、运动、个性;银河主要还是定位在高价值的主流新能源品牌;中国星将会继续聚焦节能化的燃油车、智能化的燃油车维度。
" 这四大品牌将会非常清晰地有着自己的定位,将会为市场和客户提供不同的全方位需求。在今年年初,安总在哈尔滨发布了‘两横七纵’,未来将继续围绕着‘两横七纵’思路,继续推进组织融合与组织效益。"
" 对于组织未来的变化,我的观点是业务在哪,组织就要在哪;组织在哪,人才就要在哪。围绕着业务,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打造爆款,打造明星产品,在每一个细分市场上都要形成爆款能力,这种爆款能力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体系、一个方法论,体系和方法论建立起来了,未来持续打造各细分市场爆款产品的可行性就会越来越大。" 淦家阅强调体系和方法论的重要性。
极氪领克样板
极氪科技集团 CEO 安聪慧用一系列数据展示了 2 月 14 日极氪完成领克收购 3 个月来的效果—— " 一季度毛利率好是因为领克品牌和极氪品牌的整合发挥的效果。"

在营销投入与管理费用方面,销售费用去年一季度 21.7 亿,今年一季度 20 亿,2024 年四季度为 31.4 亿,无论是从环比还是同比,都是大幅度下降。
管理费用在 2024 年一季度为 7.5 亿,2024 年四季度为 9.7 亿,2025 年一季度 6.4 亿,也大幅度下降。
资本开支方面,两个品牌合并以后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去年 2024 年一季度为 6.9 亿,去年四季度为 4 亿,今年 2025 年一季度 3.2 亿,也有较大的下降。
研发费用,2024 年一季度,领克和极氪加在一起 23.3 亿。2024 年四季度为 39.1 亿,2025 年一季度为 29.1 亿。研发费用率自去年一季度 13.2% 到今年一季度的 11.9%。
技术规划方面,安聪慧说:" 领克品牌和极氪品牌进行合并以后,我们在座舱、智驾方面全面实现了平台化,从智驾方面大家看到了领克 900,利用了 H7 的智驾系统,去年 12 月开始短短的三四个月时间,领克品牌和极氪品牌实现了共用一个智驾系统。"
最后,作为这场发布会、说明会最重磅的消息,吉利宣布管理架构调整和人事变动:李东辉担任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安聪慧担任控股集团 CEO,淦家阅担任整合后的吉利汽车集团 CEO,戴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轮值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