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大爆炸后,应用场景落地成为低空经济规模化的爆发点
自 2021 年起,国家对低空经济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为其发展铺就道路。2024 年两会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将其发展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各地纷纷响应,积极开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全国已有三个省份全境开放,十三个试点地区大力探索应用场景。
被提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4 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突破 5800 亿元,实现了两位数的增幅。
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 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 1.5 万亿元,2035 年有望增长至 3.5 万亿元。
随着政策推动、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逐步释放,低空经济已在物流配送、农药喷洒、观光旅游、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崭露头角。
不过,面向未来,低空企业面向仍然有大片空白。以低空观光领域为例,尽管目前已有亿航、小鹏、零重力等 eVTOL 整机企业关注,但目前全国仅 0.1% 的 A 级景区布局了低空观光。
蜜蜂低空创始人赵敏认为,实现低空经济在日常生活中的规模化,目前受限的并不是技术因素,而是商业化的运营场景和应用成本。
一方面,大部分低空行业企业集中在上游的零部件、复合材料和整机研发环节。另一方面,通航机场数量较少且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较为突出,截至 2023 年底,全国在册管理的通用机场数量仅有 449 个,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低空飞行器的起降和运营范围,实际使用场景受限。

来源:蜜蜂低空官方
在赵敏看来,旅游观光、支线物流、电网巡检、应急救援等等相对隔离的场景,会是实现低空经济爆发性增长的突破点。先让飞机飞起来,才会有更多的验证和数据。
基于以上判断,蜜蜂低空以高频刚需低空观光应用场景切入,落位最多受众、最少监管、最核心应用场景 5A/4A 景区,并依据景区淡旺季进行转场运营,让飞机可以飞起来的同时,实现商业化闭环。
赵敏解释,之所以选文旅项目作为落地场景有三点主要原因:第一,文旅景区有现成的流量。第二,景区是相对隔离的场景,监管也相对比较简单。第三,文旅低空是本场化的飞行,有人机和无人机都更好掌控,有安全保障。
在商业模式上,蜜蜂低空只做 " 应用商店 ",不做飞行器研发,本质上是一个匹配上游低空产品制造企业和下游应用场景,提供运营服务的平台。
" 我们不是造飞行器的人,而是让飞行器’被需要’和’被使用’的人。" 赵敏说," 我们连接真实场景与上游供应链,每一个垂直场景中的每次飞行数据,都是低空行业可复用的算力燃料。"
根据公开信息,蜜蜂科技成立至今仅 13 个月,定位于低空领域综合场景服务商,初期以旅游观光场景为切口,成立之初仅 2024 年上半年就已覆盖 23 省 110 多个 5A/4A 级头部景区,并获得独家运营权。

据透露,蜜蜂低空从 2024 年 6 月开始逐渐在景区落地低空观光旅游业务,至今实际在约 10 个景区中实现低飞,今年一季度实现收入 800 余万元,平均季度执飞超 1.2 万人次,单机创造增收超百万,非节假日平均客单价约 499 元。
凭借上述表现,近日,蜜蜂低空完成了天使轮融资,由中国早期投资顶级机构阿尔法公社投资领投。
" 低空经济不缺飞行器,蜜蜂科技正在建造的或许正是打开低空经济的密钥 "。阿尔法公社创始合伙人许四清认为," 未来三年,低空赛道会出现两类企业:一类是技术供应商,另一类是生态运营商。蜜蜂正在定义后者。当网络覆盖 100 个景区,就能对整机厂商说:用我的标准,否则别进我的场景。这是真正的护城河。蜜蜂科技是消费基因团队在硬科技时代的降维打击,他们数据资产的滚雪球效应能把未来的低空经济变成了数据工厂。"
完成天使轮融资后,蜜蜂低空并未局限于旅游观光。公司计划构建 " 场景 - 消费 - 供应 " 商业闭环,进一步开拓四大核心场景。
在电力、水利巡检领域,提供智能巡检方案,利用无人机等设备提升巡检效率和精准度,及时发现设施潜在问题;
在支线物流、应急救援物资配送方面,搭建运输网络,尤其在应急救援中,能快速将物资送达受灾地区,发挥重要作用;
于森林防火、城市安防、智慧农业监测体系建设上,借助低空飞行器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城市安全问题以及农业病虫害等情况;
在低空观光、文旅拍摄消费服务方面,持续优化服务,满足人们对低空体验和特色文旅内容创作的需求。
在机型方面,蜜蜂低空提供的机型有蜜蜂 3C、4M、A2C 和罗宾逊 R44、阿若拉等载人飞机,还有亿航等企业的无人机。其中,合作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旗下的固定翼有人机蜜蜂各类机型相当于 " 自营 ",其它机型为接入的第三方产品。

蜜蜂飞机有四十多年的飞行历史,主要使用降落伞材质,安全运营 0 事故,可以在空中滑行。之前主要用于农业领域,挖掘观光旅游场景之后,目前可实现日执飞 60 架次,达到低票价消费,并实现盈利。
蜜蜂低空提供匹配和运营服务,相当于 " 低空版滴滴 ",目前已搭建了覆盖了 1500 多家企业的企业库,其中包括 900 多家无人机企业。
" 我提供一个场景,谁都能来飞,无人机、有人机,各种低空的生态场景都能来飞,但是你进场要遵守规则。" 赵敏表示。
除了载人飞行观光,蜜蜂低空也在拓展与低空相关的赛事、研学、飞行表演等消费产品,以及滑翔伞、三角翼、热气球等不同的飞行器。
目前,蜜蜂低空的收入主要来自平台佣金,飞行数据将会与整机企业共享。
据悉,获得天使轮投资之后,蜜蜂低空 Pre-A 已启动预热,同时也在招募「场景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