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95后”姑娘在春检一线写“处方”
5月4日晨光初现,深圳北站穹顶已铺满金光。广州房建公寓段深圳北房建工区的李乐玮背好巡检包,跟随工区师傅钻过钢铁筋骨般的马道,登上43.6米高的站房屋面。与此同时,14公里外的福田站地下的值班室中,福田房建工区的张颖利用视频监控系统,仔细检查9号集水井是否正常运转。这对95后“设备医师”,正在一年一度的房建春检时刻,为高铁站房设备设施开具特殊的“健康处方”。
24岁的李乐玮作为2024年新入路的“萌新”,这是她首次直面房建春检,“以往仰望站房屋面的视角完全翻转了,那些不起眼的部件,都显得格外高大。”三个小时里,李乐玮跟随师傅完成了巡查,“春检期间要加密到每周全覆盖,暴雨前的排水通道必须畅通无阻。”清理排水沟的枯枝败叶、检查屋面板是否松动,她穿行在金属网格间,对书本知识有了全新认知。
与在“云端”的李乐玮不同的是,张颖则深耕于“地下迷宫”。这位入路8年的党员青工,早已将福田站这座巨大的“地下迷宫”结构了然于心。春检期间,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地下车站排水系统在频发的雨季来临前恢复“强健体魄”。
在深夜列车停运的“天窗时间”,张颖的头灯照亮了检修口深处的井底。“9号集水井是福田站的‘代谢中枢’,排水泵的微毫损伤,都会影响该站的防洪安全。”话语间,她熟练地清理着涡轮,金属部件在她的作业下恢复原始的面貌。
在另一个“天窗”,张颖又化身福田站站台限界的“医生”,抬着测量仪与限界尺,准确地检测站台限界的数据,确保疾驰的高铁与站台间保持完美的距离。
“限界是列车运行重要的生命线,我们必须控制误差。”深蓝色的工服在冷光灯下跃动,张颖盯着测量仪上的数据,认真地记录每一个点位,不放过一丝一毫的数据误差。
当晨光再次漫过高铁站房检修通道,两位年轻的女工的工作日志已写满新页。这对95后姑娘,用属于她们的日常,在钢构森林与数据洪流的春检一线,书写着青春“处方”。
(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 彭新启 通讯员 陈婧妍 卓悦)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