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纪录+多次获得金牌!珠海的他们,了不起!

在竞技体育运动场上,

残疾人朋友们身姿矫健;

在职业技能比赛中,

他们自信展示各类专业技能;

在工作岗位上,

他们凭自身所长发光发热;

在文艺领域,

他们用艺术勾勒斑斓画卷……

在珠海,残疾人群体正绽放着光彩。

近年来,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坚持保障与服务并重,致力于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在残疾人就业、康复、教育、体育、无障碍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今年 12 月 8 日,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广东、香港、澳门举办,珠海作为广东赛区的承办地之一,将有网球、象棋、围棋项目比赛。

在第 35 次全国助残日与残特奥会到来之际,市残联和珠海传媒集团联合推出珠海市残疾人自强模范、扶残助残先进代表系列报道,展现残疾人自强不息,助残善举的温暖故事,倡导全社会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事不宜迟,

一起来看看本期的故事↓

多次夺冠的潘惠莹:

为梦想努力,一定能实现!

" 虽然我在身体上有一些不便,但通过自行车运动,我证明了自己,也收获了许多。我想告诉所有的残障朋友们,不要害怕困难,只要我们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

当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自行车个人项目冠军运动员潘惠莹说出这句话时,她的脸上写满了坚毅与刚强。自幼被诊断为脑瘫的她,从未向命运低头,而是选择以自行车为翼,翱翔于赛场之上,多次斩获全国残疾人自行车锦标赛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冠军,不断超越自我,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骑车的潘惠莹(资料图)

1997 年,潘惠莹在珠海市金湾区平沙镇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中降生,她 7 个月大时被诊断为脑瘫,直到四五岁,才摇摇晃晃勉强学会了走路,身体上的残疾给她的人生带来诸多挑战。

但是,潘惠莹自小就有一股 " 不认命 " 的倔强精神。当她还不会走路只能攀着栏杆看着同龄的孩子奔跑玩耍时,她努力地做起了引体向上,让父母为之动容。看到女儿这么努力,父母有意识地加强了对惠莹的锻炼,并通过不懈努力让她得以像同龄人一样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在父母的帮助支持下,潘惠莹不仅学会了走路,而且显现出在自行车运动方面的天赋。

2012 年,15 岁的潘惠莹被前来挑选残疾运动员的广东省队教练一眼相中,成为一名残疾人运动员。由于以前没有接受过自行车专业训练,潘惠莹在这项残疾人运动项目上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骑车摔倒成了家常便饭,腿上、胳膊上甚至脸上,都留有摔伤的疤痕。2012 年在梅州集训的时候,惠莹摔得最狠的一次,下巴上缝了五针,摔断了四颗牙,但倔强的惠莹从不退缩。

两年后,17 岁的潘惠莹在全国残疾人自行车锦标赛暨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自行车比赛中,首次夺得女子 T1 级别 10 公里计时赛项目冠军,同时也成为珠海市残疾人运动队里最年轻的冠军。

此后,潘惠莹在一系列大赛中尽情享受着 " 追风 " 的感觉,在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上,她更是斩获 2 枚金牌、刷新了最好成绩;2021 年,潘惠莹不负众望、再获双金,一举夺得女子 25 公里公路大组赛和女子 10 公里个人计时赛两项比赛的双料冠军……有人好奇地问她:"10 公里的赛程,你花了多长时间呢?" 潘惠莹笑着回答: "15 分钟 "。要知道,15 分钟骑行 10 公里,是一个非特队业余自行车比赛中选手的速度。

潘惠莹正在训练。

如今,潘惠莹已是一个 5 岁孩子的妈妈,不训练的日子,她还是一所中学里的宿管老师。对于即将在粤港澳三地举办的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潘惠莹满怀期待:"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加强训练,保持良好的状态,希望有机会在 2025 年的残特奥会上为大家带来精彩的表现。"

" 多面手 " 郭海群:

为残疾人体育事业贡献一份力

与潘惠莹专注自行车运动项目不同,被称为 " 六届元老 " 的郭海群,堪称残疾人运动的 " 多面手 "。

↑郭海群

郭海群在 1982 年出生于珠海市斗门区一个渔民家庭,3 岁时因高烧导致轻度脑瘫。2003 年,他加入珠海市残疾人足球队,2004 年转入广东省残疾人田径队。他曾多次代表珠海市参加全省、全国乃至国际上的残疾人运动会,并屡获佳绩。

在 2023 年的广东省第九届残运会上,他作为珠海代表团的一员,参加了田径、跳远、铅球等 3 个竞赛项目,斩获 3 金,破 2 项省残运会记录;在 2010 年参加于广州举行的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他的成绩最突出,勇夺田径 1500 米冠军、800 米亚军,获广东省人民政府记二等功;此外,在 2011 年参加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取得优异成绩,获广东省人民政府记三等功。

奔跑的郭海群。

2024 年起,郭海群开始担任香洲区香湾街道 " 小达人体能训练班 " 教练,将比赛经验传授给年轻运动员,带领辖区残联 " 小达人 " 一起向前奔跑。

郭海群(右二蓝色衣服)给年轻运动员传授经验。

从运动员向教练员转变,郭海群这样说:" 我渴望将自己身上的训练与比赛经验传授给更多年轻人,助力他们实现体育梦想。同时,我也希望我能带给残疾人同伴自信和力量,为残疾人体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成为教练员的郭海群(左)。

珠海残疾人运动事业蓬勃发展

潘惠莹、郭海群是珠海众多优秀残疾人运动员中的两位杰出代表,在他们身后,是珠海市残联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残疾人运动事业的关注和支持。

长期以来,市残联持续开展残疾人体育人才培养,常态化开展田径、自行车、羽毛球、乒乓球、游泳、举重、射箭队训练,提升残疾人运动员体质和专项能力、熟练掌握专项技术动作;积极做好运动员训练考勤管理、食宿管理、安全管理和器(耗)材配备等工作,确保残疾人运动员日常训练顺利开展。同时,开展运动员选拔和推荐工作,培养并输送优秀运动员到省队集训。

2023 年,在广东省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我市共派出 54 名运动员参加田径、自行车、羽毛球、乒乓球、聋人篮球、游泳、举重、射箭 8 个残奥项目和飞镖、旱地冰壶 2 个群体项目,打破六项省残运会记录,斩获 21 金 13 银 11 铜,创造了我市参加省残疾人运动会以来的最好成绩,充分展示了我市残疾人运动员超越自我、挑战生命潜能的惊人毅力和坚韧不屈、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在即,市残联正大力做好珠海参赛运动员后勤保障、赛事宣传推广活动等各项筹备工作。目前,我市已推荐包括潘惠莹、李彤彤、何智锐等在内的 6 名运动员进入省集训队备战自行车、羽毛球、冰球等项目。

勇攀高峰,坚韧不拔!

一起为残疾人运动员加油!

文:珠海传媒集团 郑振华

图: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