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满,要做这些事!

科普一个关于小满的冷知识:今日,宜吃 " 苦 "。

这可不是小编瞎说,毕竟早在《周书》中便有了 " 小满之日苦菜秀 " 的记载。在民间,也一直有 " 小满食苦,一夏不苦 " 的说法。

而关于小满为什么要吃 " 苦 ",还有一个更加诗意而哲理的说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 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在稍得盈满、将熟未熟之时," 苦 " 便成为了世间万物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在小满这天,吃上一盘新鲜爽口、清凉嫩香的苦菜,品风味,亦品人生。

这,就是小满的仪式感!

"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光阴不疾不徐,带来了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

"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北方,麦粒灌浆,日渐丰腴,籽粒虽未全熟,但饱满的模样足以让人心生欢喜。

南方,江河渐涨,雨水渐丰,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生机。

" 小满枇杷半坡黄 ",在一片生意盎然中,一枚枚饱满圆润的枇杷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想要成为一枚成熟的枇杷并不容易,必须要经历 "秋萌、冬花、春实、夏熟 ",四时流转,才能稳稳长在 " 吃货 " 们的审美点上。

轻轻咬破果肉,丰盈的汁水瞬间在口腔漫开,甜味里裹着恰到好处的酸,每一口,都是这个季节最美妙的馈赠。

" 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当舌尖习惯了枇杷的醇香,开始寻求新的味觉盛宴时,酸甜可人的杨梅裹挟着满满的汁水,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不管是宋代的 " 吃货学士 " 苏东坡,还是明末清初的李笠翁,都对这个时节的杨梅垂涎三尺,甚至还有不少诗人专门为杨梅赋诗,人们对杨梅的喜爱与渴望可见一斑。

于是,能够吃上色泽诱人的杨梅,便成了许多人一天当中的 " 小确幸 "。

其实,属于小满的 " 小确幸 " 还有很多很多 ……

古时,对于农人来说,小满的 " 小确幸 ",是高高踏起的水车、是晾晒好的油菜籽、是摇动起缫丝的丝车、是繁忙而又充满希望的每一天。

而对于过去关中地区出嫁的女儿来说,小满的 " 小确幸 " 是回娘家时雀跃的心情、是母亲久违的笑容、是父亲下厨时的忙碌、是与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

在有限中感知丰盈,于微小处捕捉诗意,或许,这便是小满这个节气的独特与深意所在。

" 满招损,谦受益。" 留一寸余地,存三分未满,恰如午后切开的西瓜,红瓤清甜,凉意沁心,但不必贪多,一块便足够圆满。

这个夏天,愿您心有小满,身有所安,日子半甜,清风常伴。

来源 新华社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