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大批链接突遭下架
文 | 亿恩
最近几天,亚马逊平台的带电产品卖家倒了一大片。
这不禁让人会想起三个多月前亿恩报道的那起震惊跨境圈的事件:深圳市车扬科技有限公司因一个纽扣电池,卷入了一场人身伤害索赔案,索赔方提出了高达 832.5 万美元的巨额赔偿要求。
面对此次如此大规模的链接下架,有亚马逊卖家不禁发出疑问:" 难道又有美国小孩吞电池了?"
带电产品大量下架,申诉被亚马逊拒死
自上周起,亚马逊平台启动大规模扫号行动,大量含电池产品链接被强制下架。相关消息显示,在业内人士组建的交流群中,短短时间内就聚集了 300 多位受害卖家,事件波及范围之广可见一斑。
从反馈情况来看,此次下架主要集中于带电池产品。但凡带有纽扣电池、锂电池等内置电池的产品,如计算器、遥控器、音乐贺卡等,均无一幸免。除此之外,小部分母婴、玩具等类目中不带电池的产品也意外 " 中招 "。
而且,无论经营时间长短,相关商品链接都有可能出现问题。比如,有一位卖家经营了 5 年的老链接,就在这次扫号行动中被下架了。
亚马逊此次行动展现出 " 快准狠 " 的凌厉态势。在处理速度方面,有卖家反馈,自己刚察觉到异常,短短一天内,十多条链接便如多米诺骨牌般接连倒下了。在打击力度层面,有卖家表示,以往带电产品每年虽也会遭遇下架情况,但这次链接直接 " 变狗 ",且未收到任何邮件通知。
亚马逊为何对带电产品痛下杀手?部分卖家猜测,可能是这类产又引发了重大事故,继而受害者起诉了亚马逊,而亚马逊又在诉讼中输了。
关于本次扫号的具体原因,亚马逊方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在大部分卖家收到的绩效通知中,亚马逊将下架原因解释为 " 食品和商品安全问题 ",称卖家创建了不符合亚马逊产品和食品安全政策的产品列表;
少部分卖家收到的绩效通知则显示,是由于有人对商品存在的多个安全问题进行举报,或商品引发了多个安全问题报告。
而有卖家与账户状况专员电话沟通后又被告知:是因为美国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举报亚马逊美国站(不合规),(以后)含有锂电池的商品均不可在美亚站售卖了。
让卖家更痛苦的是,亚马逊还彻底关闭了这类产品的申诉通道。大量链接被下架的卖家在向亚马逊提交相关审核资料后被告知:" 此商品存在安全风险,因此,禁止在亚马逊上销售和发布。目前,我们不会审核此商品的任何文件。"
" 所有证书文件都被拒了,打电话给账号团队说是带锂电池的都不行。" 一位卖家无奈道。
因此,一旦卖家的链接被平台下架,基本就是走入了死局。而且根据目前的消息,后面亚马逊还会陆续扫号。鉴于此,目前众多销售带电产品的卖家都不敢轻易发货,纷纷选择观望,等待亚马逊发布进一步通知后再做决策。
两部法案相继出台,美国监管持续升级
虽然此次亚马逊扫号的原因尚不明确,但推测极有可能与两部法案有关——《里斯法案》和《制定锂离子电池消费者标准法案》。
《里斯法案》于 2022 年颁布。2020 年,美国一名 18 个月大的儿童里斯・哈姆史密斯,因误吞遥控器中的纽扣电池,导致食道和气管被灼伤。尽管接受了数周的住院治疗,最终仍不幸离世。此后,在里斯母亲的积极倡导下,美国推动并颁布了该法案。
2023 年 2 月,根据《里斯法案》要求,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发布了一份拟议规则制定通知,拟规范含纽扣 / 硬币电池的消费品安全。其中规定了产品的范围,性能,标贴和警告语等。
2023 年 9 月,CPSC 发出最终法规文件,决定采用 UL4200A:2023 作为含纽扣 / 硬币电池的消费品的强制安全标准,同时编入 16CFR part 1263,于 2024 年 3 月 19 日起正式强制执行。
前文提及的车扬科技,正是由于未留意到这项法案的更新,才不慎踩坑。
值得注意的是,卖家一旦未遵守相关法案要求,不仅会面临消费者起诉,进而被索要巨额赔偿,还会承受 CPSC 的罚款处罚。
CPSC 表示,未能遵守《里斯法案》所有要求(包括与电池盒相关的标准、产品上的警告、包装以及说明书和手册)的制造商和进口商将面临执法行动,包括每次违规最高可处 12 万美元民事罚款。
与已经颁布实施的《里斯法案》不同,《制定锂离子电池消费者标准法案》今年 4 月才获得美国众议院能源和商业委员会通过。
该法案一旦颁布,将把现行的自愿性标准 ANSI/CAN/UL 2271、2272 和 2849 转换为强制性消费品安全标准。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为手机、电子烟和笔记本电脑等日常设备供电;电动汽车、电动滑板车和其他微型代步车也使用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损坏或有缺陷的锂离子电池可能会发生热失控,即锂离子电池在几秒钟内不受控制地升温,从而导致电池起火或爆炸。
目前,在美国,微型移动设备中的锂离子电池尚无强制性的国家安全标准——该法案旨在改变这一现状。该法案将授权 CPSC 执行现有和新的消费品锂离子电池标准。
召回行动愈发频繁,产品安全问题需被重视
近年来,鉴于带电产品存在火灾、误吞等安全隐患,其在美国面临的审查持续趋严。在此背景下,CPSC 的召回行动也愈发频繁。
本月初,深圳 3C 大卖倍思科技(Baseus)就因产品安全问题 " 中招 "。其 55380 个充电宝因存在火灾隐患被 CPS 召回。
CPSC 数据显示,倍思科技已收到 76 份涉及该便携式充电器的事故报告,其中鼓包报告 72 份、火灾报告 4 份,包含 3 份财产损失报告。
这些产品在 2020 年 4 月至 2025 年 4 月期间,于亚马逊、速卖通、沃尔玛及 Baseus.com 独立站均有销售,售价在 39 美元至 90 美元之间,经估算,此次召回让倍思科技损失达 217 万 - 498 万美元。
无独有偶,5 月 15 日,另外一位中国卖家旗下品牌 NICREW 的潜水式 RGB LED 灯也因安全风险被召回。
CPSC 称,这些产品中的遥控器装有纽扣锂电池,儿童很容易接触到,存在吞食危险。这违反了针对含有纽扣电池或纽扣电池的消费品的强制性联邦法规。
此外,产品也未按要求标注警示语。如果儿童吞食纽扣电池或纽扣电池,可能会导致严重伤害、内部化学灼伤甚至死亡。
2024 年 5 月至 2024 年 8 月期间,这批产品曾在亚马逊出售,价格约为 17 美元。尽管召回数量仅 1150 个,但 NICREW 仍需承担约 2 万美元损失。
在此之前,另一位中国卖家销售的 390 条 LED 灯条同样因违反纽扣电池相关联邦法规被召回。2024 年 3 月至 11 月,这些产品在速卖通以 3 美元单价销售,卖家因此承担 1170 美元损失。
CPSC 数据显示,2011 - 2021 年,美国约有 54300 人次因接触纽扣电池前往急诊室就诊,至少 25 人因此死亡,其中 78% 的急诊患者为 6 岁及以下儿童。锂电池安全问题同样严峻,自 2019 年起,纽约市消防局统计显示,1000 多起火灾、523 人受伤及 39 人死亡与锂离子电池相关。
不难预见,未来美国对带电产品的监管只会愈发严格。卖家务必严把产品质量关,确保符合相关规定,否则不仅产品链接将被下架,已售商品面临召回时,还将承受巨大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