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五一”旅游收入同比增31.2%,加码首发经济引燃“消费热力”丨南财观察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程浩 东莞报道

从草莓音乐节狂欢到龙舟竞渡,从水上运动到非遗传承……这个“五一”假期,东莞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呈现明显增长态势,“五一进莞看草莓音乐节吃烧鹅”等话题连续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

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东莞共接待游客357.5万人次,同比增长22.3%,实现旅游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31.2%。根据百度迁徙数据,5月1日、3日、4日东莞进入全国迁入城市前10名,成为大湾区文旅消费“强磁场”。

在观察人士看来,文旅市场火热的同时,东莞零售商业也开始向特色化、主题化的方向迭代升级,逐步从“规模扩张”到“深度运营”的转型,实现消费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提质。东莞正以多元业态与创新场景,持续加码首发经济,推动城市商业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升级的同步跃迁。

“五一”假期东莞旅游创收20.8亿元

5月2日至4日,2025东莞超级草莓音乐节在虎门公园开麦。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超级草莓音乐节,三天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约8万名乐迷入场观看,其中八成来自市外,初步统计拉动东莞文旅、餐饮、住宿、交通、商超等相关行业消费约2.8亿元。东莞市虎门镇结合超级草莓音乐节,开展 “Hi,虎门 湾区Go购够”商贸文旅促消费活动,拉动社会消费同比去年“五一”假期增加近35%。

结合超级草莓音乐节,东莞推出“超级宠粉”服务,在高铁站、音乐节场地、虎门街区等设置福利站,免费派送旅游线路折页、游玩地图指南、消费优惠券以及文创小礼物,多点设置行李寄存处,推出6条音乐节接驳专线,以“暖心高效”服务传递城市温度。东莞通过统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停车资源,免费开放超1.7万个停车位,特别开通文旅专线20余条,串联全市多个地铁站、商圈、公园、景区,延伸音乐节活动链条扩大文旅“流量”。

今年五一期间,2025东莞超级草莓音乐节在虎门公园燃情开麦。受访单位供图

与此同时,2025东莞超级草莓音乐节还以“音乐 美食 潮玩 环保”塑造文旅体验新范式,东莞烧鹅美食IP出圈出彩,音乐节摊位市集推出脆皮烧鹅、烧鹅雪糕、烧鹅咖啡、“莞小鹅”潮玩文创等新潮产品,广受年轻人欢迎,创下销量新高。

今年来,东莞聚焦周边游、周末游,市镇联动推出“湾区周末IN东莞”文旅品牌,打造“一镇一品”文旅格局。

赛龙舟是大湾区最有群众基础、最聚游客人气、最具“岭南印象”的传统非遗项目之一。5月1日,“龙腾湾区·潮涌东江”2025东莞龙舟月启动仪式在万江滘联正丫湾龙舟民俗文化村举行,东莞以“龙舟之乡”底蕴打造文旅新IP,焕发湾区活力。

龙舟之外,水上运动引领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华阳湖湿地公园举办麻涌镇龙舟俱乐部大联赛,公园内水上运动中心开展龙舟、桨板、皮划艇等水上运动。东莞东城同沙生态公园上演东莞市第十一届运动会赛艇和皮划艇竞赛,来自全市10多个镇街的200多名运动员,用速度与激情在碧波之上带来精彩纷呈的“水上F1”。

此外,“五一”期间,东莞A级景区表现强劲,鸦片战争博物馆、可园博物馆、东莞展览馆、南社明清古村落等文化场馆和名胜古迹吸引了众多游客,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东莞粤晖园等A级景区推出特色项目活动,成为广大市民游客休闲度假的热门目的地,整体数据大幅攀升。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日,东莞纳入统计的25家A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87.3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2.20%,实现收入1526.9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81%。

今年“五一”假期,东莞以粤港澳大湾区首个超级草莓音乐节、“粤式新龙舟”等高品质活动为主打爆款,市镇联动举办180多项文旅体商融合精品活动,统筹全市A级旅游景区、旅游休闲街区、酒店、娱乐场所、体育健身场所等推出92项文旅体消费惠民措施,塑造现代与传统交相辉映的“潮流东莞”文旅名片,吸引人潮热浪进莞来,文旅市场持续升温。

最新数据显示,东莞市共接待游客357.5万人次,同比增长22.3%,实现旅游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31.2%。

“首发经济”新业态持续升温

在东莞首家米其林餐厅六福菜馆解锁“港味”,走进太空间Livehouse享受沉浸式音乐show,探店盒马鲜生“种草”网红爆品,“排长龙”成为今年东莞“五一”假日消费的新常态。今年以来,多家具有引领性、标志性和代表性的“东莞首店”在落地,引燃市民游客又一轮消费热情,也让更多人看到了东莞消费的巨大潜力。

在商业领域,近期东莞也频出利好信息。东莞第二家山姆会员商店宣布将落户厚街镇,东实集团城市TOD项目石龙旗云广场正式招商,各种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在东莞不断涌现,给东莞城市消费带来一剂强心针。

据了解,厚街山姆会员商店项目预计总投资5.11亿元,拟建设精选卖场面积超2万平方米,配备停车位超1000个,预计今年三季度动工建设,争取2026年底开业;旗云广场毗邻东莞火车站,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将探索打造“TOD(以交通为导向) POD(以公园为导向)”商业综合体,预计未来日均覆盖客流将超10万人次,辐射周边7大镇街超70万人口。

2025东莞超级草莓音乐节展现了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强大吸引力。受访单位供图。

作为一座人口超千万、平均年龄仅33.4岁的城市,东莞年轻消费者占比超六成,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对于当下年轻人而言,他们未必忠于某个特定的潮流品牌,但对于潮流文化的感知力非常强,而这些新需求的诞生,为商业地产和时尚零售提供了一片值得探索的空地。而首发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东莞注入了全新消费活力,也折射出这座城市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强大吸引力。

数据显示,2024年,东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46.26亿元。东莞全年共引进首店品牌172家,山姆会员店、盒马鲜生、钟书阁、开心麻花等知名品牌相继落子,呈“金字塔形”结构。其中,城市首店占绝对主力,东莞首店占比超95%(164家),成为首发经济的底盘;全国首店6家,华南及广东省首店各1家,山姆会员店、盒马鲜生等头部商超的进驻,重塑东莞零售格局。

观察人士认为,在当前经济周期下,中国零售商业处于“高存量”与“高增量”并存的局面,城市零售的升级,除了北上广深,中国各线级城市都在加码高端零售,东莞零售行业也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深度运营”的转型。

进入到理性消费时代,消费者的需求正从“低价优先”转向“体验至上”,"质价比 情感认同"成为消费者新决策坐标。如作为永辉超市东莞首家“胖东来”调改门店,厚街万达店以“无推销购物”“现制鲜食”等场景刷新消费体验。数据显示,开业三天内周边餐饮门店营业额增长45%,万达广场整体客流上涨超85%。

除了传统高端商业和核心商圈之外,近年来非标准化的商业项目也逐渐受到关注。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小众连锁品牌、新兴业态品牌、本土原创品牌在东莞考虑店铺选址时会从品牌调性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角度出发。例如,2024年开业的东莞记忆、Cpark、悠兰里ULAND等非标商业项目,凭借主题化、场景化运营吸引超30家特色首店。Cpark以潮流IP孵化为核心,吸引Toy City等本土潮玩品牌入驻。

东实商业总经理陈彪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介绍,未来石龙旗云广场将通过智能化运营,打造潮流文化节、咖啡市集等多元主题活动,持续提升项目影响力,激活商圈活力,吸引湾区游客及跨境消费群体,打造“莞港消费目的地”,让商业空间生长为文化地标。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表示,通过引入高端品牌和创新销售模式,发展首发经济,有助于提升东莞的商业能级和消费层级。零售业的未来将不再局限于流量与价格的零和博弈,而是围绕“人”的情感需求、“货”的差异价值、“场”的体验升维展开系统性重构,一场以"人货场"重构为核心的价值革命正在东莞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