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签了,也跪了!

这里是公号新洞察。

各位我是太守。

乌克兰当地时间5月1日,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

乌克兰和美国签署了《美乌重建投资基金成立协议》,即此前各界所称的“美乌矿产协议”。

经过抗争,有过争吵,但乌克兰最终还是签了。

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中。

2月28日,本以为能轻松拿捏泽连斯基的特朗普,在白宫上演了失策的一幕,双方差点大打出手。

看得出来泽连斯基非常愤怒,他不想当卖国贼,更不想当冤大头还债。

3月中旬,美国人又拿出一个更加荒谬的版本,愤怒的乌克兰人发誓说绝不会接受这种出卖国家利益的协议。

但从实力的角度出发,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巨大代价的乌克兰人虽然愤怒,又能怎样呢?

历史无数次证明:

弱国在强国面前,能饰演的角色只能是悲剧。

这个标榜着公平的协议,实际上一点也没有平等的意思。

我可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1946年,国民党政府与美国人签署了一个处处标榜“平等”的条约,名字叫《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在这个条约中反复强调中美双方权利对等。

比如,条约明确规定中美双方都有平等权利到对方投资开发矿产资源,要享受平等待遇。

但实际上呢?

1946年的中国,有能力去美国开矿?

所以,这个表面上标榜公平的条约,在实际上却是又一个卖国条约,不平等条约。

这只是国民党政府在“平等”的名义之下,又一次为了讨好美国的“卖国”行为。

如果结合美国和乌克兰的现状来看,甭管怎么解释得天花乱坠,乌克兰人签订的这个协定都是一个跑不掉的不平等条约。

你看,历史其实一直在重演。

道理,也从来没改变过。

既然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凭什么认为能在谈判桌上得到?

又凭什么认为在国际关系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一方,会放低姿态主动去和弱势一方讲平等呢?

这一点,用脚趾头都能想得明白。

所以,别管内容究竟是什么,乌克兰最后都还是得签了。

签了,也就跪了!

跪了,也就认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