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超预期!全能大屏笔记本Hi MateBook D 16实测分享
纵横职场,笔记本电脑是必不可少的生产力工具。面对无数办公本选择,如何才能找到那台兼顾性能强劲、显示舒适与智能高效的笔记本电脑,正成为困扰办公室精英的难题。作为一名需要经常出差、频繁参与视频会议并处理大量文档的内容创作者,我也在一直寻找一台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梦中情本”。这段时间,我有幸体验了Hi MateBook D 16,这台笔记本凭借其出色的护眼屏幕、智慧协同功能和持久续航,给我带来了焕然一新的办公体验。下面,就让我从一个用户的角度,分享这段时间的使用感受。
外观细节:精致设计中的实用匠心
拿到Hi MateBook D 16时,它的轻薄感就让我挺喜欢的。全金属机身摸起来很有质感,1.72kg的重量不算沉,拿在手里感觉挺扎实,在坚固和便携之间找到了不错的平衡点。深空灰的颜色显得低调专业,很适合办公场合。关键是它只有18mm厚,平时随手塞进我的单肩包里,一点不觉得累赘。
除了简约大气的外观,Hi MateBook D 16在很多细节设计上也挺花心思。比如它配备了独立的数字小键盘,方便财务、金融从业、程序员等人群的数字输入。对我这种经常跟数字、Excel打交道的人来说,简直太方便了,输入数据效率一下子就上来了。键盘本身的手感也调校得相当舒服,用的是Soft-landing软着陆设计,加上1.5mm的键程,打字反馈清晰又不会震手。
接口也给得很全,USB-C、USB-A、HDMI、耳机孔一个不少,接外设、投屏都方便。更让人省心的是,它出厂就预装了正版Windows 11家庭版和价值748元的Office家庭版,这点必须点赞。
护眼大屏:长时间工作也不疲劳
刚一打开,就能发现Hi MateBook D 16的屏幕绝对是亮点。16英寸大屏配上超窄边框,90%的屏占比让视野特别开阔。而且,16:10的这个“黄金比例”,用起来才发现真的很实用。对比我以前16:9规格的15.6英寸笔记本,看文档、刷网页能多显示好几行,对我这种长期与文字打交道的人来说,非常友好。
100% sRGB广色域和300nit亮度的屏幕素质,让色彩显示更加鲜艳自然。当我需要处理一些图文中的配图时,屏幕的色彩还原能力给了我很大帮助,不用再担心色差问题。屏幕的雾面防眩光工艺也表现出色,即使是在阳光直射的环境下,屏幕内容依然清晰可辨。
而且,这款笔记本电脑通过了德国莱茵TÜV硬件级低蓝光认证,采用DC调光技术,有效减少了屏幕频闪对眼睛的伤害。这几天,偶尔多工作几个小时,长时间盯着屏幕后,也没有出现明显的眼睛疲劳感。
屏幕支持180度大开合的设计也十分贴心,无论在哪里办公,我都能找到最舒适的使用姿态。
多屏协同:跨设备工作更顺畅
在体验Hi MateBook D 16之前,我一直被多设备之间的跨端传输问题所困扰。手机上的文件要传到电脑、电脑上编辑的文档要同步到手机,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往往需要借助第三方App或网盘。
Hi MateBook D 16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一割裂体验。我只需点击桌面右下角的控制中心,就能在“超级终端”界面通过“一拉即合”轻松连接我的手机、平板等设备。最让我惊喜的是,连接后可以直接在电脑上操控手机,甚至同时打开三个手机窗口并行工作。
这几天在准备客户提案时,我需要引用手机里保存的几张截图和一份PDF文档。以往我需要先将文件传输到电脑,再进行编辑。但现在,我只需在Hi MateBook D 16打开手机的文件管理器或图库,将对应的图片、文档直接拖到PPT里,极为方便。
性能体验:从容应对多重任务
搭载全新英特尔®酷睿?5处理器的Hi MateBook D 16,在性能表现上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日常办公场景下,即使同时开启十几个Chrome标签页、运行Excel数据处理、播放在线视频,也没有感受到明显的卡顿或延迟。当我需要更强性能时,只需按下Fn+P组合键即可切换到高能模式,处理一些较为复杂的图片编辑或视频剪辑也变得游刃有余。
还有就是,我原来那台笔记本,只要任务稍微重一些,风扇就会呼呼响,机身也会明显感觉烫手。而用上Hi MateBook D 16后发现,它在高负载办公时,机身温度仅仅是略有升高,尤其是掌托位置温升控制得当,办公体验更加舒适。它的双鲨鱼鳍风扇不仅散热效率高,还保持了较低的运行噪音,即使在安静的会议室也不会引人注目。
网络连接:超材料天线成为远程办公保障
作为经常需要在各种环境下工作的人来说,稳定的网络连接是我的刚需。Hi MateBook D 16搭载的超材料天线也相当靠谱。
比如说,前几天我和同事们临时在一家咖啡厅改提报方案。这家咖啡厅的Wi-Fi信号不太好。同事们的笔记本都显示Wi-Fi信号微弱,连接断断续续,只能无奈用手机热点连接。而我的Hi MateBook D 16却能稳定连接,给同事传改好的大文件,速度也是比较好的。
Hi MateBook D 16借助超材料天线及相关的信号优化技术,信号转化效率比普通天线提升很多,理论上最远可实现270米的连接距离。这种稳定的连接能力对于需要移动办公的人来说很实用,真正的“有信号就能连”。
智慧办公:AI助力提升效率
Hi MateBook D 16内置了多项AI智能功能,其中我最常用的是AI空间。你可以理解它为“AI工具箱”,里面聚合了超过100个AI智能体,覆盖了从学习、办公到创意、编程等各种场景。对我来说,这简直是一个“随叫随到”的智能助手。 比如,写周报或者营销文案卡壳时,我会在AI空间里找个写作助手,给它几个关键词或者大致思路,它就能快速生成几个不错的开头或者段落框架供我参考,瞬间打开思路。有时候需要快速了解一个陌生的行业术语或者为一个PPT查找资料,我也直接从AI找相关应用直接提问,要比从海量网页中搜索、筛选,要高效多了。
另外还有针对远程会议场景痛点而来的AI慧眼和AI音效。在视频会议时,AI慧眼的虚拟背景能帮我切换背景。比如在家办公时,我突然收到一个重要客户会议的邀请,而当时我的客厅还有些乱,不用着急收拾家中环境,直接更换虚拟背景就行了。另外就是AI音效,能智能过滤环境噪音,让通话更清晰,给客户留下更好的会议印象。
长续航:70Wh大电池撑起一整天
电池续航一直是我挑选笔记本电脑时最为看重的关键因素。Hi MateBook D 16搭载的70Wh大容量电池在实际使用中表现十分出色。
从早上10点到下午3点在咖啡厅工作,大概5小时的时间里我处理了大量文档、参加了两场视频会议、浏览了无数网页,期间没有连接电源。当我准备离开时,电池电量仍有25%左右,足够我回家的路上继续处理一些轻度工作。
即使在电量告急的情况下,65W快充技术也能在短时间内为电脑“回血”。这对于经常在外办公的我来说极为实用。
Hi MateBook D 14:小屏幕也有大能量
除了Hi MateBook D 16之外,我也简单体验了一下它的“小兄弟”—Hi MateBook D 14。如果说Hi MateBook D 16是专注于生产力的全能选手,那么Hi MateBook D 14则是主打轻便便携的移动办公专家。
拥有Hi MateBook D 16诸多同款配置与体验,重量仅1.39kg、厚度15.9mm的机身让Hi MateBook D 14更适合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14英寸的屏幕同样拥有100% sRGB色域和德国莱茵TÜV低蓝光认证,只是没有数字小键盘。因机身尺寸限制配备了56Wh电池,但考虑到屏幕尺寸和整体功耗,依然能提供充足的续航时间。性能方面同样搭载全新英特尔®酷睿?5处理器,日常办公完全没有压力。
如果你更看重便携性,Hi MateBook D 14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总结
经过这段时间的深度体验,我认为Hi MateBook D 16是一款近乎完美的全能生产力工具。它适合需要长时间面对屏幕工作、处理大量文档、看重性能、需要多设备协同工作,以及注重续航的职场人。3899元起的售价,搭配近期国补活动到手更实惠,喜欢的小伙伴不妨去京东自营旗舰店或身边的线下授权渠道入手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