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电脑破茧而出:5年磨砺告别Windows,PC市场开启“新故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倪雨晴 深圳报道 千呼万唤始出来,历经5年研发,鸿蒙电脑来到台前。
5月8日,在鸿蒙电脑技术与生态沟通会上,鸿蒙操作系统首次在电脑端亮相,华为还预告了鸿蒙电脑将在5月19日发布。
多位接近华为的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华为内部其实一直在研发PC端的鸿蒙操作系统,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许可授权到期后,将无法继续使用Windows。
这也意味着,一方面,未来华为笔记本等PC产品都将采用鸿蒙操作系统。从鸿蒙手机、鸿蒙平板到鸿蒙电脑,今年华为终端全面接入鸿蒙操作系统,鸿蒙矩阵站在了新起点。
另一方面,PC版鸿蒙操作系统的推出,还代表着国内软件产业链继续升级,将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史上的重要时刻,为国产电脑生态带来新机遇。
目前在全球PC操作系统市场上,Windows、macOS仍占据主要份额。根据Statcounter的数据,截至2025年2月,70.65%的PC安装了Windows。苹果的macOS排名第二,占据了约16%的市场份额。Linux的份额约为3.8%,而ChromeOS则占据了1.81%的市场份额。
在巨头林立的市场上,困难不言而喻,但是华为没有退路。随着鸿蒙操作系统进军PC市场,华为将如何打破现有产业格局,重塑操作系统生态?
5年的破与立
2025年,电脑操作系统的牌桌上多了一名挑战者。
这次进军PC,是鸿蒙生态版图的关键一环,或者说是鸿蒙终端生态的最后一块拼图。从芯片到操作系统、从硬件到软件,华为全链路的自主能力更进一步,而这也是华为不得不走的一步棋。
过去的五年中,鸿蒙电脑的研发阵容强大,布局了2700多项核心专利,汇聚一万多名顶尖工程师,并联合20多家研究所一同攻关。
记者了解到,2021年和2022年是鸿蒙电脑的原型机阶段,当时搭建了桌面基础功能,构建了操作系统底座能力,实现软硬芯协同;2022年和2023年是工程机阶段,其间推出生态开发框架、接入第三方核心组件、增加了智慧办公创新;2023年到2025年进入商用机阶段,持续优化操作系统,扩大生态部署规模,实现长时间稳定运行。
目前,鸿蒙电脑应用开发不断加速,并且手机、平板等设备上的移动生态应用能够迅速迁移到桌面端。
根据华为披露的数据,现在已有150多个专属电脑生态应用加速适配、300多个融合生态应用已完成适配,预计年底将支持超过2000个融合生态应用。鸿蒙电脑应用已覆盖通用办公、设计创作、实用工具、金融理财、影音娱乐、教育学习、游戏等用户核心使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