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成社区网红打卡点?这里的“变形记”有点东西
徐汇区枫林街道以“疏堵结合、居民自治、艺术赋能”为抓手,近日在辖区各居民区掀起“楼道焕新”行动。通过整治环境顽疾、激发居民共治活力、融入文化创意等举措,老旧楼道实现从“杂乱堆放”到“清爽文明”的蝶变,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新样本。
疏堵结合制度约束与柔性引导双管齐下
楼道堆物是社区治理的“老大难”问题。枫林街道汇园居民区采取“疏堵结合”策略,线上通过楼组微信群推送火灾案例,警示安全隐患;线下由党员、楼组长入户宣讲,用真实火灾视频唤醒居民安全意识。针对重点住户,居委联合物业提前张贴《清理告知书》,明确整改时限;对租客堆物问题,则联动房东加强督促。
帮居民清理楼道
徐家汇花园14号楼整治过程中,独居老人吴阿婆因囤积旧物一度抵触清理。居委干部多次上门,耐心讲解消防案例,并主动提出帮其捐赠可用物品,最终打动老人配合。清理后的楼道焕然一新,居民自发用书法、篆刻作品装饰墙面,打造出社区治理样板。如今,楼道从“被动整治”转向“主动维护”,成为居民共建共享的文明空间。
自治网络三位一体体系激活长效治理
在宛南六村,“党员巡访队 志愿清洁队 楼道公约”构建起居民自治网络。由10余名党员骨干组成的巡访队每日巡查堆物、飞线充电等隐患;在每周四的“清洁家园”行动中,党员、志愿者和楼组长分工协作,清理小广告、擦拭扶手、疏通消防通道,并同步宣传文明理念。
“清洁家园”行动
该小区还通过制定“楼道公约”,以“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层”的示范效应推动长效管理。这个曾因“乱堆乱放”饱受诟病的老旧小区,经历加梯改造和“三旧”变“三新”工程后,如今楼道整洁敞亮,自治模式让文明新风深入每家每户。
艺术赋能楼道变身社区文化打卡点
环境整治不止于“清”,更延伸至“美”。宛三居民区吉象小区发动居民参与楼道“美颜”,打造出“会说话的楼道”。在4号楼和10号楼,社区达人带领亲子家庭创作四季主题壁画——春日樱花、夏日西瓜、秋日枫叶、冬日雪花跃然墙面;楼梯扶手缠绕着花朵彩绘,转角处点缀卡通动物与居民公约。
给楼道“美颜”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作品由楼内退休教师指导、中小学生共同完成。居民还自发成立“楼道美颜志愿队”,从涂料调配到细节描摹全程参与。艺术化的改造不仅让楼道成为社区网红打卡点,更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文明理念,增强居民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