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打造拥抱人工智能企业文化
参考消息网5月13日报道 据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5月8日报道,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几十年前曾断言:“企业文化能把战略当早餐吃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积极的前瞻性企业文化,即使是最精心制定的商业战略也会落空。
对于想全面拥抱人工智能的企业而言,德鲁克的话仍然不虚。企业文化会将任何人工智能战略当早餐吃掉,也许还会吃掉午餐。
分析机构西门罗伙伴公司最近就如何建立拥抱人工智能的企业文化发布了实用的指导原则。要点如下:
1.设想人工智能成功的使用模式 理想的人工智能应用可以在人和人工智能间建立自然的工作流程。人工智能擅长做某些事情,而人类有自己的独特技能——如创造力、判断力和同理心。西门罗伙伴公司认为:“人工智能的使用者首先要定义怎样才算由于人工智能的加持而实现投资回报率最大化,如简单和日常任务的自动化,增强客户体验,或改进决策等。”指导原则认为:“若没有上述效果,人工智能仍将是昂贵、杠杆效力不足的资产,不能成为企业效率的推动者。”
2.设定现实的期望值 西门罗伙伴公司认为:“要求员工盲目相信人工智能而不了解它的运作方式,会导致员工产生怀疑和抵制情绪。所以,应该明确人工智能在工作中的角色:它是顾问,效率工具,还是自动化助手?设定现实的期望值,可以确保人工智能被视为推动者,而不是破坏者。”
3.围绕人工智能建立协作文化 对于刚开始使用人工智能的企业而言,首先应该让所有人都能够接触到人工智能。因为它关系到每个人。西门罗伙伴公司建议企业鼓励合作思维而不是地盘思维。
4.把人工智能当做“实习生” 西门罗伙伴公司的指导原则建议:“可以把人工智能作为每个员工的永久实习生,这个实习生记忆力超强,知识渊博,而且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化。让这个‘实习生’来处理日常任务,把团队的注意力转向需要人类独特技能、更有价值的工作上。”
5.教育和培训 企业应该教育和培训更多的员工。西门罗伙伴公司认为:“并不是每个员工都需要成为人工智能专家,但是,每个员工都应该对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他们的工作具有清晰和基本的了解。”
6.成果可见 指导原则认为:“人工智能的影响力不仅在于自动化,还在于产生可见的成果。”衡量人工智能成果的关键指标包括生产效率、成本、决策质量、员工采用人工智能的比率、客户体验和绩效等。
7.重视应变管理 西门罗伙伴公司认为:“许多公司的环境是抵制创新的。根深蒂固的工作流程、风险厌恶情绪和孤立的思维,对人工智能的使用会形成阻碍。”(编译/潘晓燕)
人工智能企业文化成为当下的焦点(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