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入选香港对阵豪门阵容却难入崔康熙法眼,李小恒让泰山队害惨了

在足球世界里,入选对阵曼联这样豪门球队的比赛名单,本应是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对球员来说是莫大的荣誉,也意味着即将迎来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机。李小恒却在入选中国香港对阵曼联名单后,陷入了更大的困境,他依然无法进入崔康熙执教的山东泰山队的常规阵容,这种境遇实在令人唏嘘,而山东泰山队在这一事件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堪称害人不浅。

五月,曼联开启亚洲之行,其中与中国香港代表队的友谊赛备受关注。中国香港队公布的 24 人大名单中,李小恒的名字赫然在列。一同入选的还有周缘德、孙铭谦等五名效力于中超的球员。李小恒能从众多球员中脱颖而出入选这份名单,足以证明他在香港足坛的实力和潜力。他此前效力于港超的港会和冠忠南区,在场上司职中场,主打左边锋,也能客串边翼卫。虽数据不算特别耀眼,但在比赛中展现出了速度快、盘带出色、传中技术不错的特点 ,在省港杯中连续两场首发出战,攻防两端都有出色表现,防守意识和奔跑能力也让人眼前一亮。

可就是这样一位被香港队认可的球员,在山东泰山队却举步维艰。赛季初,山东泰山队引入李小恒时,球迷们对他寄予厚望,期待他能为球队的边路注入活力。毕竟泰山队当时在边路突破和传中方面存在问题,左边路防守也较为薄弱,李小恒的技术特点似乎刚好能弥补这些短板。但现实却很残酷,加盟球队至今,李小恒仅有两次入选比赛名单,却尚未获得哪怕一分钟的出场机会。

这背后的关键人物便是崔康熙。崔康熙的执教风格和用人策略是李小恒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崔康熙作为全北现代 "K 联赛六冠王 " 的缔造者,战术哲学以 " 高强度压迫 " 和 " 经验主义用人 " 为核心,对 " 老将核心 " 模式存在路径依赖。在他的执教理念里,更倾向于使用经验丰富、战术执行力强的老将,认为他们能更好地贯彻自己的战术意图,所以他宁愿使用频频出错的刘洋,也不给李小恒半点儿的上场机会。在联赛争冠、杯赛竞争的压力下,他不敢轻易冒险启用年轻球员,担心年轻球员在关键比赛中因经验不足、心理波动等问题出现失误,从而影响球队成绩。这一用人思路导致泰山队首发阵容平均年龄偏大,年轻球员成长空间被严重压缩。

从战术体系上看,崔康熙坚持的 "4 - 4 - 2" 阵型高度依赖边路传中与高中锋支点,而李小恒这样的年轻球员普遍缺乏这种传统战术所需的对抗能力和比赛阅读能力。尽管李小恒有速度和技术,但在崔康熙的战术体系里,他的特点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例如足协杯对阵中甲弱旅青岛红狮时,崔康熙直到 5 - 0 领先才派上梅帅军、买乌郎等年轻球员,还强调 " 年轻球员在经验和稳定性上存在不足 ",这足以体现他对年轻球员的谨慎态度。

山东泰山队在这件事上的做法也令人失望。球队引进李小恒后,却没有为他提供足够的成长环境和机会,这对球员的职业生涯发展是极大的阻碍。在球队阵容深度上,中场和前场球员众多,竞争激烈,这或许是李小恒面临的客观困难,但球队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战术安排和培养计划,挖掘他的潜力。球队却没有做出积极的尝试,任由李小恒在板凳上消磨时光。

李小恒入选香港对阵曼联名单却在山东泰山队得不到机会,这一事件反映出山东泰山队在球员培养和使用上的严重问题。球队过度依赖老将,忽视年轻球员的成长,不仅伤害了像李小恒这样有潜力的年轻球员,也不利于球队的长远发展。希望山东泰山队能早日认识到问题所在,改变用人策略,给年轻球员更多机会,否则未来的路恐怕会越走越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