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苏联T-37A两栖坦克 装甲火力都非常薄弱 却成功夺取桥头堡

1944 年 7 月 18 日,苏联军队准备渡过斯维尔河。

首先进入河水的是 T-37A 两栖坦克和美制两栖车辆。这些坦克和装甲车辆在浮渡过程中使用机枪压制芬兰军队的防御阵地,随后强行登陆,碾碎铁丝网,掩护步兵突破防线。芬兰军队根本没有想到会遭到这样的攻击,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击手段,苏联军队成功夺取桥头堡。

本文为俄罗斯 " 胜利博物馆 " 发布的介绍文章,本人翻译并编辑给大家分享。

T-37A 于 1933 年问世,与 T-37 坦克不同的是,后者只停留在原型车阶段。苏联在三年内生产了 2565 辆 T-37A 两栖坦克,另外还有 75 辆 OT-37 喷火坦克。

与普通坦克的主要区别是,两栖坦克具有浮渡能力。为了减轻重量,T-37A 两栖坦克的装甲厚度只有 8mm,大口径机枪和反坦克步枪都可以轻松击穿其正面装甲。同时,武器装备也必须尽可能的轻,T-37A 只安装了一挺 DT 坦克机枪,它无法对付装甲车辆,只能用于打击步兵。

尽管两栖坦克看起来没有什么用,但如果使用得当,它可以大大方便部队渡过河流。几乎每次重大进攻行动,部队都会遇到跨越天然水障碍的问题。

T-37A 首次参战就是诺门罕事件。这种坦克参加了二战之前,苏联军队所有的军事行动,包括苏芬战争。在苏芬战争中,苏军并没有渡河任务,但侦察部队仍然使用了这种坦克。

1939 年 12 月 18 日,一支 T-37A 坦克部队袭击了佩尔科森涅米的芬兰防线。快速进攻让芬兰守军陷入恐慌,士兵放弃了阵地开始撤退。这次袭击取得了成功,T-37A 甚至冲到了敌方的后勤补给列车附近,但由于担心被包围,这支坦克部队被迫撤退。

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军队已经装备了 2331 辆 T-37A 坦克,不过其中很大一部分处于维修保养或封存状态。处于战备状态的 T-37A 两栖坦克在 1941 年夏天的战斗中,大部分都损失了。这是因为 T-37A 会像其他坦克一样投入战斗,根本没有考虑到战场的情况,当然,有些时候这样的作战都是出于绝望。装甲薄弱的两栖坦克与纳粹德国的主力坦克相遇,最终损失殆尽。

1942 年 9 月 26 日夜间,苏联 T-37A 和 T-38 两栖坦克成功渡过涅瓦河。纳粹德军发现坦克并开火射击,由于机械故障,渡河过程中就有 3 辆坦克失踪,最终 10 辆坦克只有 3 辆成功渡河。但由于跟进的步兵没有及时渡河,3 辆坦克很快被消灭,车组试图游回遭到敌军射击而牺牲。

1944 年,苏军将剩余的 T-37A 合并起来组成一个独立团,在卡累利阿前线作战。1944 年 7 月 18 日,他们成功渡过斯维尔河并占领了桥头堡。现在,只有少数 T-37A 两栖坦克幸存至今,在一些博物馆中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